"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陳玉成:太平天國“少帥”

2012/5/2 9:23:47 點擊數: 【字體:


    在太平天國運動后期,有兩位驍勇善戰的“勇猛王爵”,一位是忠王李秀成,另一位是英王陳玉成。

    在戰斗中成長

    陳玉成(1837~1862年),原名丕成,出生在廣西藤縣大黎里一個偏僻的窮山村里。從小跟祖父母、父母一家五口住在低矮、簡陋的茅草房里,過著貧苦的生活。陳玉成幼年時期,父母雙亡,全靠祖父母撫養成人。他曾入私塾讀書,但因生活所迫而輟學,小小年紀便參加體力勞動,飽嘗了人世間酸楚。

    金田起義時,十四歲的陳玉成隨拜上帝會會眾來到金田,成為童子兵。太平軍北上永安時,陳玉成是先鋒羅大綱的向導,戰斗在最前線。定都天京后,陳玉成即以功受“封為左四軍正典圣糧,職同監軍”,主管糧食事務。

    陳玉成的志趣并不在“典圣糧”上,而是效命疆場、殺妖除魔。1854年5月,陳玉成受命協同國宗韋俊率軍西征。太平軍圍困武昌城數月,卻久攻不下。6月下旬,陳玉成親率輕騎偵察敵情,發現城內的存糧已盡,守城的敵人饑餓和疲憊不堪。6月26日,他率領五百名勇士,乘夜登上城墻,搖旗高呼,清軍數千人聞聲驚散,爭先恐后地奪門而逃,太平軍乘機攻破武昌城。清湖北布政使岳興阿、按察使曹楙堅被打死;巡撫青麐、副都統魁玉等倉忙逃走。陳玉成智取武昌,一戰成名,在太平軍中嶄露頭角。勝利的消息傳到天京,洪秀全、楊秀清大加贊賞,把他從“職同監軍”破格提升為殿右三十檢點,命統陸軍后十三軍,水營前四軍。這一年,陳玉成才17歲。

    太平軍占有武昌以后,長江上游形勢有所改善。陳玉成乘勝進攻黃州、孝感,隨即提師南下,攻打岳州。實際上,在攻占武昌前后,湘軍與太平軍激戰正酣,互有勝負。4月底,湘軍在靖港(在今湖南望城縣境內)吃了敗仗,曾國藩兩度想投水自殺。但到5月初后,太平軍在湘北戰場連連失利,曾天養在岳州兵敗身死。陳玉成于是領兵“回打岳州”。9月3日,他化裝成營弁,率領十八位勇士,混入清軍大營,放火“焚毀大小船只三百余號”。但由于局勢不利,太平軍主動退卻,武漢等地失守。大平軍退守田家鎮。陳玉成率軍駐守蘄州,獨當一面。

    此后,太平軍與湘軍在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形成拉鋸戰,許多地方數度易手,戰斗異常激烈。陳玉成始終戰斗在最前線,11月,陳玉成在蘄州率軍夜襲清軍水師;在主力退守宿松、黃梅一帶時,陳玉成大敗清軍副都統魁玉、總兵楊昌泗于曹家河,焚毀清軍三道橋營盤,奪獲清軍糧米,斬州判魏作霖。12月底,陳玉成在保衛黃梅的戰斗中,揮矛刺傷撲向城墻的湘軍名將塔齊布面部。1855年1月,陳玉成、林啟榮堅守九江城池,以逸待勞,英勇反擊,配合友軍打退了清兵的進攻。不久,陳玉成奉命率軍再入湖北,協同秦日綱、韋俊作戰,收復了湖北的眾多城鎮,太平軍聲威大震。

    陳玉成在保衛九江,轉戰鄂北過程中,不論是協同友軍作戰,還是獨當一面,都建立了赫赫戰功。他指揮戰斗,行動迅速,勇猛果斷,且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戰術。他經常在戰前選擇地形,埋伏精兵,另以一支隊伍與敵人正面交鋒,戰至傍晚,即收兵后撤,誘敵深入,然后抓住戰機,出敵不意,殺一個回馬槍,與伏兵前后夾擊,置敵人于進退維谷、一敗涂地的境地。所以,當時在湖北,到處流傳著“三十檢點回馬槍”的美談。曾國藩對他是又怕又恨:“玉成舍死苦戰,攻城陷陣,趫捷先登,賊中之最為可恨者。”陳玉成當時只有18歲。

    轉戰于大江南北

    從1855年秋至1860年冬,陳玉成主要在長江下游協同各地太平軍作戰,保衛天京。他先后參與了鎮江戰役,兩破清兵江南、江北大營,一度進軍江浙,以及再次西征武漢等重大戰役,可謂戎馬倥傯,席不暇暖。

    1856年2月,升任冬官正丞相的陳玉成奉命移師東下,參加鎮江解圍之役。為了和城中守將吳如孝取得聯系,以商定內外合擊清軍的計策,陳玉成主動請纓,親自帶了幾名得力的戰士,乘坐一條小船,冒著清軍的槍林彈雨從鎮江水關沖向城去。陳玉成指揮大家沉著應戰,奮勇直前,終于殺出重圍,進了鎮江城,把內外夾擊清軍的計劃傳達給守軍。太平軍內外夾擊,終于破除了鎮江之圍。5月,太平軍又攻占揚州。一舉踏平了清軍苦心經營三年多的江北大營。6月,太平軍擊斃江蘇巡撫吉爾杭阿。接著,陳玉成又參加了破除江南大營的戰斗。20日,城內外太平軍同時分路出擊,連破清軍二十余座營壘。向榮、張國梁借黑夜逃跑,圍困天京三年多的江南大營被一鼓蕩平。

    正當太平軍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太平天國發生了內訌,形勢逆轉。天京事變尚未平息,陳玉成正在外帶兵打仗,苦撐危局。1857年初,陳玉成與李秀成會師于安徽樅陽,重整軍隊,分兵進擊。這一年,陳玉成率軍轉戰于安徽、湖北等地,馬不離鞍,人末卸甲,攻城略地,屢建奇功。天王洪秀全對他十分器重,迭加封賞,擢拔他為全軍又正掌率,進爵成天豫,命他主持軍事。隨后,洪秀全恢復五軍主將制,陳玉成任前軍主將。

    1858年9月,陳玉成與李秀成聯合作戰,大敗清軍,再破清軍江北大營,恢復天京與江北的運輸和聯絡。此時,湘軍悍將李續賓從湖北入安徽,連續攻陷太湖、潛山、桐城、舒城等地,直撲安慶,圍困三河。三河當水陸要沖,又是太平軍收屯糧械、接濟天京的重要基地。11月初,陳玉成在前線接獲三河被圍消息后,立即從江蘇出發,星夜兼程,趕到安徽,他指揮各部切斷李續賓的援兵和退兵之路,將其全軍包圍。14日,太平軍發起攻擊。陳玉成親入敵壘,率部擔任主攻。各路軍同時殺出。經五晝夜激烈戰斗,李續賓被擊斃(一說懸梁自縊),其所部五千余人被全殲。戰斗剛結束,陳玉成又率軍西進追擊清軍。次年占領安徽六安州,轉攻廬州安徽布政使李孟群大營。經過十幾天的反復攻擊,打破了清軍敵人營壘,活捉李孟群。半年間,兩獲大勝,陳玉成聲威大震。

    1859年夏,洪仁玕到達天京。洪秀全喜出望外,封他為干王,輔理朝政。不久,以陳玉成連年征戰,功勞最大,封為英王。洪秀全曾宣布京內不決之事問于干王,京外不決之事問于英王,可見對陳玉成的信任。

    1860年,陳玉成在安徽、江蘇連連獲勝。5月,與李秀成等部,第二次打破江南大營。清軍主帥和春、張國梁逃到鎮江。19日,陳玉成與李秀成再次聯合作戰,克復丹陽,張國梁被追趕“落水而死”。湖北提督王浚、壽春鎮總兵熊天喜、副將蔡其榮等被殺,敵兵死者萬余人。和春逃至滸墅關(位于蘇州古城西北),“悔恨交集”,服洋煙自殺身亡。

    正當太平軍在江蘇取得一系列勝利的時候,湘軍曾國荃部在安徽乘虛而入,占據集賢關,圍攻安慶。陳玉成從蘇州匆忙趕回天京,然后從九洑洲(在南京附近)渡江北上。從此,他又在安徽、湖北一帶開展更加艱苦的斗爭。

    死于被叛徒出賣

    安慶居天京上游,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曾國藩派重兵對安慶團團包圍,安慶形勢岌岌可危。為了保衛安慶,洪秀全于1860年9月召開高級軍事會議,商討安慶解圍的作戰方案。洪仁玕主張分兵兩路,西出江西,擺出合攻武漢的態勢,迫使清軍從安慶抽兵回救,然后伺機反擊,擊破清軍圍攻安慶的作戰部署。洪秀全采用了這個作戰計劃,命令陳玉成率軍走長江北岸,從安徽直人湖北,攻武昌北路;李秀成率所部經江西直下湖南岳州,繞出武昌之西;李世賢率所部由江西入湖北,攻武昌南路;楊輔清部經江西湖口、九江入湖北,攻武昌東路。要求各路人馬于1861年4月會師武昌。

    1860年9月30日,陳玉成軍從天京出發。在掛車河(在今安徽桐城市內)、樅陽等地進攻清軍未果,遂稍加休整后,即于1861年2月親率五萬大軍,從桐城出發,占霍山,入湖北,十二天內,奔馳六百里,連克英山、蘄水、黃州等州縣,直指武昌。由于受到英國參贊巴夏禮的勸阻,陳玉成停止向武漢進軍的行動,只留部將賴文光守黃州,以便與江南太平軍取得聯絡。他自己則帶領大軍向武漢西北發展,連克德安、黃陂、孝感、隨州、云夢、應城等州縣。

    陳玉成部太平軍,雖然在湖北取得了許多勝利。但老奸巨猾的曾國藩識破了他的戰略意圖,不為所動,始終不撤安慶之圍。4月,陳玉成率軍東下,救援安慶。他率軍與清軍激戰多日,死傷慘重。9月5日,清軍突破太平軍防線,攻入安慶城,守將葉蕓來等一萬余人拼死抵抗,全部壯烈犧牲。

    安慶失守后,陳玉成受到了洪秀全的督責,并被革了職。在這種情況下,陳玉成退守廬州(治今合肥市),并先后派馬融和、邱遠才和陳得才、賴文光等率隊遠征西北,以期發展勢力。1862年3月,清軍進攻廬州,陳玉成孤立無援,率部突圍,在壽州被叛徒苗沛霖誘擒。

    5月21日,苗沛霖把陳玉成解送潁州(今安徽阜陽),交給清“督辦皖豫剿匪事宜”欽差大臣勝保。在敵人“審訊”的公堂上,陳玉成怒斥敵人,大義凜然。他稱勝保是小孩,是太平軍的手下敗將。當勝保對陳玉成誘降時,陳玉成凜然不屈,一句“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表現了他對太平天國的忠心,在敵人刀斧叢中英勇不屈,將個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的高風亮節。

     6月4日,陳玉成于河南延津被殺,時年26歲。【原標題:陳玉成:太平天國“少帥”】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國早報
0
下一條:陳玉成之死上一條:杜詩與千年杜溝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