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審美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價值和意義
漢字的發明和應用,達古今,傳五洲,開辟了中國的文明和文化的發展之路。漢字可說是字字熠熠生輝,個個釋放光華。研究漢字起源的倉頡造字傳說,使我們從民間和民俗的視角,去生動的認識漢字文化創造的美與人文精神美。
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跨越時空的悠久歷史文化價值。人類從沒有語言到語言的產生,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飛躍;從沒有文字到文字的產生,又是民族進化史上的一大飛躍。漢字漫長的演變史、發展史蘊含了我們民族的文化、文明發展史。漢字的誕生,是我們的祖先由蒙昧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它標志著中國的歷史由傳說時代進入信息時代、文化時代。漢字的誕生與發展,同中華民族的社會生活的發展緊密相關。一部漢字字體、書體的演變史,也生動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中國的漢字如明亮的火炬,把我國的歷史照亮。它是明亮我國歷史的明燈。
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以文化之力促進了國家的統一、民族的統一。秦始皇的“書同文”對中國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在歷史上具有巨大的進步作用。“漢字對中華民族產生了偉大的凝聚力,是歷史形成的,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燦爛文化所決定的。”我國悠久的文明史中,同文同德,同文同心;兄弟民族多是借用漢字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進行交際的工具、溝通的橋梁、聯系的紐帶,彼此學習、借鑒、吸收漢字文化,在發展充實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從這個角度觀照漢字,可說漢字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國家的統一。“撼山易,撼字難。”漢字是中華民族歷史的劃時代的里程碑。法國前總統德斯坦1993年訪問中國后曾撰文指出:“中國的這種統一,是由語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區而異的口語,而是書面語,即,那些在中國都決定一致的著名的漢字。”
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蘊含博大精深的人文內涵。漢字的產生與創造,使我們的先民從蒙昧走向文明。漢字的形象表意內容表現了我們民族遠祖的生活和社會活動,也蘊含著我們民族先民的原始世界觀。我們還驚喜地發現,作為象形文字的古漢字,可說是一幅幅原始生民圖。漢字的文化內涵可說博大精深。它生動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形態。漢字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漢字被學者稱為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其意義與價值可與中國的四大發明一樣光輝。
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神奇神妙的豐富想象。漢字是自源文字,是漢文化的根。它作為獨特的語素文字,其結構既包涵著豐富的文化元素、漢族的文化特征,也表現了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如,許多漢字的結構,生動地表現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識。有些漢字字形的演變,表達了漢字與相關事物的關系。漢字本體產生了重多漢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除書法之外,如篆刻、楹聯、字謎、隱語、詩詞等等,都彰顯了漢字豐富的想象特征。
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以文字的形意特征,形成了世界獨特的書法藝術。人們評價漢字的特征時常說,漢字的篆書如圈,隸書如蠶,楷書如站,行書如走,草書如跑。書畫講求“法無定法”。漢字結構具有美學的建構,漢字的點、橫、豎、撇、捺是結構元件,彼此之間的整合,也就產生了和諧美。漢字書法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此可知,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字體之一。漢字是字形、字音、字義的有機統一體;漢字用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字體寫成的漢字,形成的書法藝術,讓漢字大放異彩,成為人類精湛的藝術珍品。
倉頡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以強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向世界傳播了中華文化和文明。日本“漢字教育振興協會”會長石井勛在評價漢字的價值時說,“漢字是一種只需用眼睛能看就能思考的,即使語言不同也能理解其意思的唯一文字。在不久的將來,漢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