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許昌歷史名人】東漢隱士司馬徽

2012/4/24 15:10:27 點擊數: 【字體:

【許昌歷史名人】東漢隱士司馬徽
 

  
    司馬徽(?-208),字德操,號水鏡,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因其貌不揚,渾身謀略得不到彰顯,一世抱負則無處施展。但他薦舉良材、 懿德可風的精神世代相傳。
  
    陳壽在他的《三國志•蜀志•龐統傳》寫道:“ 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之鑒。”意思是說他有雙慧眼,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才能。清雅知人鑒得益于結識諸多滿腹經綸、懷才知遇名士,善于營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先謀后動的氛圍。《三國志•襄陽記》記載,龐德公與當時隱居襄陽的徐庶、司馬徽、諸葛亮來往甚密,他稱諸葛亮為臥龍,龐充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
  
    在群雄割據,戰(zhàn)亂頻繁的漢靈帝末。曹操發(fā)出“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鏗鏘強音。此時,司馬徽等寓居襄陽。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等均有交往,關系甚密。有年水鏡先生拜見劉表,劉表見先生相貌丑陋,便當眾恥笑于他,先生便知劉表以貌取人,并非賢達明主,便緘口不答。就是說如果有人問某人某事好壞,他都皆說“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連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勸他說,人家有所疑,才問你,你哪能一概說好呢!你這樣一皆說好,并不是別人問你的本意呀!德操說:“像你這樣說,也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
  
    建安十二年,借據荊州,依附勢單力薄,固守荊襄的劉表,又不甘寄人籬下的劉備。被圍追堵截之時,提韁躍檀溪,人困馬乏闖入南漳水鏡莊時,司馬徽向仰天長嘆的劉備指點迷經,推薦諸葛亮、龐統兩人,他推心置腹地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后司馬徽推薦摯友他的老鄉(xiāng)徐元直去找劉備,劉備知徐庶乃一奇才,認其為軍師, 庶初次用兵布陣,便輕取曹孟德的“八門金鎖陣”。曹操得知司馬徽、徐庶情況后對郭嘉大為感嘆,可惜呀,這些賢達志士,多是你的潁川老鄉(xiāng),現為劉備所用。在人才爭奪戰(zhàn)中,徐庶為侍奉母親,無奈之下回許昌前將諸葛孔明推薦給劉備,于是便引出了“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諸葛亮出山第一戰(zhàn)便是火燒新野,首戰(zhàn)告捷。劉備廣攬人才,欲圖大業(yè),便想請司馬徽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司馬徽則說:我乃山野閑人,不堪世用,謝絕邀請。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被描寫成閑云野鶴,隱于山林,與世無爭,講學會友。但是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龐統私交甚篤,并稱呼龐統為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琮率荊州降曹,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禹州市褚河鄉(xiāng)余王村潘莊的東側有水鏡先生司馬徽墓,死后葬于此。司馬徽墓冢歷經千年,巍然屹立。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漢司馬徽先生之墓”八個大字。幾經戰(zhàn)亂此碑佚失,經文物部門遍訪尋找,現已找到,存放在潘莊。
  
    湖北省南漳縣的玉溪山麓明朝時在舊址建有水鏡莊,依山傍水,風光宜人。內有明代的石馬槽,碑碣林立,其中清代乾隆初年立的石碑一通, 上刻“漢水鏡先生棲隱處”八個大字。【原標題:【許昌歷史名人】東漢隱士司馬徽】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商都文化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