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隱居膠南的三國軍事家徐庶

2012/4/24 15:35:03 點擊數(shù): 【字體:

 
    徐庶,三國穎州(今河南許昌)人,字元直。早年與諸葛亮、龐統(tǒng)同為好友,曾投劉表,后投劉備任軍師。徐庶投奔劉備的時候,正值劉備孤軍落難之際,兵不過千,城僅新野一座,將只有關羽、張飛、趙云、關平、周倉等。徐庶作了劉備的軍師后,大展才華,在數(shù)月間連施妙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使劉備的士氣軍心為之一振,使曹操的囂張氣焰為之一寒。曹操的謀士程昱對曹操說: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戰(zhàn)越勇時,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國初期這謀臣智士縱橫俾闔的較量場上,就失去了一位極其重要的軍事家,失去了許多可令后人學習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興的是,在徐庶辭別劉備時,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于是有了“三顧茅廬”這一幕。

    徐庶為何隱居
  
    相傳徐庶離開劉備的原因是,曹操自聽謀士程昱說徐庶在為劉備出謀劃策時,就想納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沒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曉大義的老人,徐母識破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于是程昱獻計,偽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個孝子,收到這封假信后,只得辭別劉備投曹。徐庶臨別劉備時,二人灑淚相別,徐庶指心對劉備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玄德哭著說:“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徐庶推薦了諸葛亮,說:“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這才有了“三顧茅廬”這一幕。徐庶被一封假造的書信輕易騙到了許昌,此舉使深明大義的母親痛極而自盡,造成了徐庶終生的遺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場空歡喜,得到的是一位終生不為其設一計的旁觀者。被迫降曹后,徐庶作過中郎將、御史中丞。對這一段經(jīng)過,也有不同說法,有的認為這里的“徐母之死”、“走馬薦諸葛”等均是演義。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混戰(zhàn),曹操連吃敗仗。徐庶擔心曹操兵敗后自己性命也難保,于是他設計在曹營散布西涼馬騰、韓遂造反兵犯長安的謠言,主動討令,與大將臧霸一起,脫離了戰(zhàn)場西去長安。這樣便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擺脫了曹操的控制。
  
    在群雄逐鹿的年代,有著過人才華、遠大理想的徐庶怎么會選擇遁世隱居呢?他這樣如云般飄然而來,又如風般悄然而逝的原因、過程、恐怕會像一個謎,難以找到答案。但可以設想,他年輕時雄心萬丈、豪氣沖天,只想尋得明主,得以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為“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理想竭盡自己的智慧,遏止住大漢的衰落,象古賢管仲、晏嬰那樣仁名垂于竹帛、德光施及草木。但赤壁一場大火,亡兵數(shù)十萬,滿腹文韜武略的他眼睜睜地看著數(shù)十萬兵士喪身火海而不能請纓解救,回想起少時“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不幾與草木同腐”的誓言一定感覺羞慚自穢,更無顏面見世人。特別是老母親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長嘆:“我徐某,報國有心,卻無力回天;不忠、不孝,枉為人臣。”他百感交集,滿腦子是退隱江湖、與世無爭的念頭,只盼望著歸隱山林、清風掃門、明月侍坐的時光。

    徐庶隱居于膠南
 
 
    徐庶在曹操面前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散關把住隘口,防備西涼州馬騰、韓遂,以解曹操“后顧之憂”。實際上“鳳雛一語教徐庶,正似游魚脫釣鉤”。這時,遠離了赤壁大火中玉石俱焚的危險,擺脫了曹操控制的徐庶一路出散關、繞長安、游嵩山、回穎川、拜泰山、走青州、訪蓬萊、沿渤海灣畔尋訪,最后踏上了秦始皇三次登臺祭拜、刻碑頌德、求長生不老仙藥的瑯琊臺。
  
    也許徐庶是被瑯琊的名氣和眾多的“神仙”吸引,他也要來這里修煉成仙。他剛登臨泰山之頂領略一覽眾山小的豪氣,又立足瑯琊臺感受秦始皇君臨天下的英武。泰山雖高,觀得日出,難見大海,而在瑯琊臺則既可觀日又可目睹其從海底升騰之全景。站在瑯琊臺上,放眼望去,洶涌澎湃的大海,無涯無際,讓人心曠神怡。腳下云遮日靄,水回天籟;鶴舞松濤之上,鹿呦澗水林陰,大珠山、小珠山、靈山島、齋堂島環(huán)伺周邊,這一切令他陶醉,使他忘卻了戰(zhàn)場上的血雨腥風,最后在帽子峰一帶隱居下來。
  
    隨后的歲月里,人們經(jīng)常見到一位仙姿道骨的長髯隱士穿行于膠南沿海一帶,他就是厭倦戰(zhàn)爭的軍事家、歸隱帽子峰的社會活動家徐庶。徐庶雖隱居,遠離曹操,“終身不為操設一謀”,但卻用他那淵博的知識和過人的智慧幫助鄉(xiāng)民。他知天文、曉地理,為漁民出海打魚選擇適當?shù)臍夂驎r令。教農(nóng)人采桑養(yǎng)蠶,耕種五谷,承平富庶。鄉(xiāng)人有難時他無不傾心相助,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為當?shù)厝罕娮隽舜罅亢檬,深得百姓的愛戴,被鄉(xiāng)人奉為神仙,千余年來廣為傳頌。
  
   《胡氏家書》云:靈山東北海中有鼓子洋。島上有白耐冬花,大可拱把。好事者泛海致之,遇老人駕小舟至,芒履道服,貌甚古。問“小子何往?”以實對。叱曰:“此非世俗間物,可留伴耐冬人耳。”又云:“即墨有道學先生胡嶧陽,為吾通一問訊。”言已不見。其人驚疑,遂反登筏。大風忽起,棄其所獲乃已。后訪胡嶧陽,具道其事。胡憮然曰:“此三國時徐庶也,隱居鼓子洋久矣”。這一記載說明徐庶活動于膠南沿海一帶的傳說古已有之。清膠州人趙法憲的詩《詠鼓子洋白耐冬花》中寫道:“皭然冰雪姿,遺世而獨立。亭亭空谷中,寒威不能蝕。煙嵐伴其幽,玉石貞其德。霜月滿林皋,點綴乾坤色。有客海上來,疑是徐元直。云際落天表,可望不可即。”詩中所寫有關徐庶的情節(jié)與上面故事相同,能夠在一首描寫景物的詩中信手寫入一個傳說故事,說明在古時關于徐庶隱居膠南沿海一帶的傳說已家喻戶曉。
  
    傳說三國時,徐庶從膠南大珠山經(jīng)過時,在西山的山洞中住過一夜,故將該山稱為徐山,即徐庶之山。在牛王廟山西坡的石頭上,有兩段長數(shù)米的粗如茶杯、狀如自行車轍印的石槽,當?shù)厝苏f這是徐庶當年推著獨輪車經(jīng)過時壓下的車轍印。在徐山東坡有徐庶洞,數(shù)年前因采石而被人炸毀,現(xiàn)僅余一大石坑,約100平方米。
  
    在膠南,“徐庶不離帽子峰”之諺廣為人知,老百姓中間流傳著許多和徐庶有關的傳說,問一問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知道徐庶離開曹營后,歸隱山林,幽居于大珠山帽子峰上,就連與帽子峰隔海相望的靈山島上一座酷似人形的山也與徐庶聯(lián)系在一起。在靈山島南端的奇峰峻嶺叢中,云蒸霧繞,暉映霞蔚,有一座山叫“秀才山”,當?shù)氐睦习傩斩颊f,從那形似手拂長髯、觀滄海、讀詩書的山可以看出徐庶的神韻。靈山島上的一座山峰又怎樣與隱居帽子峰的徐庶聯(lián)系在一起呢?原來,滿腹經(jīng)綸、飽讀詩書的徐庶來到帽子峰后,常于清晨旭日初升之際,在帽子峰頂遙望海中靈山島、誦讀詩書,天長日久,靈山島上一塊靈石為其才華和品質所感染熏陶,心生仰慕之情,靈犀通融,遂化作徐庶身形。這些有關徐庶的傳說雖有神話的色彩,但也說明老百姓利用傳說來對他隱居膠南的歷史加以傳述和贊美,熱情的歌頌徐庶的聰明智慧和他為當?shù)匕傩账鞯脑S多好事。
                               
    大珠山帽子峰上的徐庶廟
  
    相傳,徐庶在膠南沿海一帶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為了紀念徐庶,當?shù)匕傩站桢X捐物,在大珠山帽子峰頂建起了徐庶廟。據(jù)《瑯琊臺志》記載,徐庶廟呈正方形,四面各寬3.5米,高4米,飛檐斗拱,青瓦蓋頂,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建筑。廟內正面有泥塑徐庶像,正中是香案,墻上繪有壁畫,歷代香火旺盛;廟外北側有涼棚,相傳是徐庶看書觀海之處;廟后有泉水,傳說能治百病。過往漁民和膠南、膠州、諸城、高密等地的群眾都來進香,十分敬重,歷經(jīng)多個朝代這里一直香火不斷,F(xiàn)在,廟宇早已坍塌,但其廟基尚清晰可見,涼棚處仍保留著幾處立頂式的柱洞。
  
    千百年來,膠南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在膠南民間有關徐庶的故事卻是代代相傳,當?shù)鼐用駥⑵渖窕鳛橐环N感情的寄托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一直信奉著徐庶,供奉和祭拜徐庶是膠南獨特的風俗。多少年來,膠南及其周邊地區(qū)不少人每當出海遠行時先到徐庶廟祭拜一番,這一風俗一直延續(xù)至今。正月爬帽子峰是膠南人的一項獨特習俗,每到正月初一至初五,人們便成群結隊的登帽子峰祭拜徐庶。特別是在正月初一五更年夜飯后,附近的人們紛紛打著燈籠,攜鞭炮、祭品等,向帽子峰頂攀登,遠遠看去,像一條蜿蜒游動的火龍,極其壯觀。【原標題:隱居膠南的三國軍事家徐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青島市情網(wǎng) 作者:史 星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