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在稻香居食鍋貼應該十幾年了吧,但我中學時第一次到開封吃的就是這家的鍋貼,當時店還在那條著名的馬道街上。
開封老字號的鍋貼店不止一家,然聞名的當屬稻香居。其鍋貼選料嚴謹,制作精細,灌湯流油鮮美溢口。鍋貼是以鮮凈肉、嫩韭黃、原油、花生油、小磨油、料酒、姜末等為原料制成肉餡,用精粉面皮包成扁食狀,依次排放在平底鐵鍋內加入湯水用武火燜煮。水干后,再澆上稀面水。待水稍盡,再淋入花生油,用文火煎制,底呈焦黃色時,帶焦皮切開盛于盤中,供客人享用。
百年老店稻香居并未列入河南“老字號”,還有我最中意的鼓樓餃子館,能吃炒餅的北京館。也許是申報點什么要擠破頭的緣故吧,這年頭為了點榮譽確實是累死人的。按自己的價值觀去做事就是了,其實我一直都很欣賞汴梁人的這種自信!
特點:黃焦酥脆,皮筋餡香,灌湯流油,雅俗共賞。
注:開封稻香居飯店制作的“稻香居鍋貼”,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具有美味可口,回味悠長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和美食愛好者的交口贊譽,無論是在普通百姓的飯桌上,還是在美食市場的當口上,無論是在酒店飯館,還是在酒店餐廳都非常惹人關注,要么駐足品嘗,要么酣暢淋漓的大吃一通,一飽口福,實為小吃上品,具有此項技術,無論自家料理品嘗,還是作為創業技能,發家致富,都是上上之選。
原料:精粉500克,凈肉250克(肥三瘦七),韭黃300克,姜米10克,芝麻油100克,花生油25克,醬油50克,料酒7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①將1/3的肥肉、2/3的瘦肉絞成餡。韭黃洗凈,切成馬牙段,肉餡放在盆中,對入醬油、料酒、味精、姜米和清水(200~250克),攪至發粘,放人韭黃和芝麻油,成餡心。
②將面粉放入盆內(或案子上),對入200—250克清水(冬季用熱水,春秋季用溫水,夏季用涼水),將面和至柔軟光滑,搓成長條,下成60個面劑,搟成圓皮,放上餡,包嚴捏成船形(每個約包15克餡)。
③把包好的鍋貼,整齊地排放在平底鍋里,添入清水(淹沒鍋貼的1/3),蓋上鍋蓋,用武火煎煮;水干時,將蓋打開,順著鍋貼空隙澆上稀面水;再蓋上鍋蓋,至水耗盡揭開鍋蓋,淋人花生油,改用文火,煎成柿紅色即成。吃時,外帶香醋、蒜瓣、醬油。(原標題:開封稻香居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