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的孔雀,在人們印象中只有在動物園才能一睹它們的美麗。殊不知,孔雀也可以養殖,而且還有著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來到淅川縣上集鎮竹園村,呂定國一家養殖的3000多只孔雀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走進孔雀散養基地,一大塊高低不平的山地被綠色的大網圍著,一群孔雀昂著頭拖著尾巴在草叢中走來走去。抓一把玉米撒開,一群孔雀便擁擠而來。雖然剛剛脫過毛,羽翼還未長齊,但近距離欣賞,孔雀羽毛的亮麗、奪目已足夠吸引人眼球。圈養區、雛鳥區、種鳥區、孵化區等分得十分細致。種鳥區每一個鳥舍里都有“一對孔雀”,所謂“一對孔雀”,指的是5只,即一只雄孔雀4只雌孔雀。
呂定國一家自2004年開始養孔雀,老兩口負責在家看管、干雜活兒,兒子呂志博負責銷售等業務。
呂定國老伴兒端著一盆孔雀蛋笑著說:“種孔雀每年的4至6月份每兩天才下一個蛋,一個孔雀蛋頂上兩個雞蛋大小。孔雀孵化也是用機器,我們今年就孵化了1500多只小孔雀。”
在眾人眼里,孔雀是觀賞性動物,其實不然。
記者采訪時,呂定國的兒子呂志博正在外地聯系業務,記者通過電話聽呂志博說“孔雀經”,“孔雀是百鳥之王,是吉祥的象征,不僅可供觀賞,羽毛可做裝飾品,制作成的標本主要賣到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另外,孔雀的食用價值也非常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清熱之效”。
在孔雀養殖基地門口處,呂定國指著栩栩如生的孔雀標本說:“我兒子不僅會養殖,還有手藝,這就是我兒子制作的標本,一個標本能賣一兩萬元呢。”
在呂志博心里,規劃著把孔雀養殖發展成觀光養殖。“到合適的時候,我們要把孔雀放出來,只要在四周插上旗,孔雀經過訓練,是懂得回來的,口哨一吹,全部往回飛,多壯觀!”(本報記者 王林曉 通訊員 夏季風)(原標題:鄉村孔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