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花椒是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的農業產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地處山區的澠池縣天池鎮、坡頭鄉、南村鄉卻依靠發展朝天椒、大紅袍花椒,使農民人均收入達3500元,位居該縣各鄉鎮前列。山區農民是如何靠發展辣椒、花椒產業走上致富道路的?近日,記者深入該縣辣椒、花椒產業發展比較好的鄉村一探究竟。
小花椒鼓起農民錢袋子
眼下正是花椒銷售的黃金季節,收花椒的商販開著車游走于澠池縣的山鄉村莊,將一袋袋花椒裝上車后,就現場付錢。
退伍軍人禹遂群是澠池縣仰韶鎮張溝村人,他看到種花椒投入小產出高,就承包了300畝荒山種花椒,今年初次掛果就收獲了600多公斤。據禹遂群介紹,目前花椒的市場價格為36元/公斤,今年僅花椒一項他收入了兩萬余元。
在該縣南村鄉柏樹村,花椒是群眾的致富果。該村500口人種植花椒1500畝,年均花椒產值400余萬元,僅花椒一項人均年收入就達8000元。去年,嘗到甜頭的該鄉群眾在種植1萬畝花椒的基礎上,今年又發展了2000畝大紅袍花椒。
澠池縣屬淺山丘陵地區,光照時間充足,十分適宜花椒、辣椒的生長。近年來,澠池縣把花椒、辣椒種植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結合退耕還林政策,大力扶助農民種植花椒,除了每年免費為群眾提供樹苗外,還邀請河南省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為群眾義務開展技術服務。
為規避市場風險,該縣還及時調整思路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消除農民對花椒市場的憂慮。
目前,澠池縣種植花椒5萬余畝,平均每畝收入4000元。因澠池的花椒藥效成分多、精油含量高,深受省內外客商的青睞,花椒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隨著花椒產業的異軍突起,許多外地人也慕名到澠池縣參觀、學習花椒種植技術。
小辣椒打造致富新品牌
相對于花椒產業,澠池縣的辣椒種植起步較早,當地農民對種植辣椒信心十足。“過去種辣椒的農戶坐等客戶,現在大家的觀念都轉變了。”在種植辣椒最多的天池鎮,鎮政府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近年來通過大力培育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椒農們和外地客商開始搞訂單生產,朝天椒還沒熟,客商就進園搶購了。”
今年,天池鎮辣椒專業合作社的入社社員達2000戶,社員收入比非入社農民高出約25%左右。“抱團”的椒農還積極“走出去”闖市場,如今,天池鎮朝天椒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10個省市。
為提升辣椒的附加值,該鎮按照“爭取一個品牌、聯絡一個企業(協會)、開拓一個品牌、帶動一片基地”的思路,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工程,走以市場育品牌,以品牌托市場的新型發展路子。現在,“篤忠”牌無公害朝天椒及其外觀設計專利正在申報中。去年該鎮辣椒種植面積5萬余畝,總產值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的80%來自辣椒,同時又輻射帶動了周邊縣市種植朝天椒30余萬畝。
在傳統營銷上做足了文章的天池鎮椒農,如今打起了網絡銷售的主意。天池鎮辣椒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閆良偉說,近期該社正在籌建“網上專賣店”,目標是通過全程冷鏈系統,1小時之內把新鮮辣椒送到消費者手中。(作者: 梁有才 趙鴻鈞 李淑娜)(原標題:澠池辣椒花椒都俏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