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許昌腐竹,可謂名聞天下。一是因為許昌腐竹色澤亮麗、味道鮮美而備受消費者青睞,遠銷日本、俄羅斯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許昌乃至河南、全國,只要提起許昌縣河街鄉,人們立馬就會想到腐竹。另一原因是只要隔一段時間,“許昌腐竹”就會替別人“背黑鍋”,被有關部門通報要求整改。但在去年年末,許昌生產的“質源”腐竹,卻被確定為北京市專供食品。一個經常“背黑鍋”的產業緣何能走上健康發展之路?近日,記者到許昌進行了探訪。
屢被假冒 許昌腐竹曾走入困境
“我們鄉的腐竹生產鼎盛時期可謂是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全鄉26個行政村有24個村做腐竹,腐竹生產戶有3000多戶,經銷戶500多戶,加工銷售人員有28000多人。”談起許昌腐竹輝煌的過去,許昌縣河街鄉副鄉長陳學增說,“當時的許昌腐竹在國內市場拓展至北京、天津、武漢、西安、南京等30多個大中城市,同時還出口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1年以來,許昌市嚴把腐竹生產質量關,提升了許昌腐竹的產品質量,關閉了一大批家庭手工作坊,引導農民建立標準化的腐竹廠,許昌腐竹的質量好了起來。但隨著許昌腐竹知名度的不斷提高,一些外地不法企業大肆冒用“許昌腐竹”這個品牌,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腐竹,甚至在腐竹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吊白塊”,不僅嚴重損壞了許昌腐竹的聲譽,更為食品安全和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重大隱患。這些假冒許昌腐竹品牌擠入市場,使許昌腐竹開始不斷遭受不白之冤。
位于許昌腐竹產業園區的河南質源豆制品公司,在2005年就研發出了全國第一條腐竹機械自動化生產線,打破了多年來腐竹一直靠手工生產的歷史,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國家質檢總局多次抽查結果顯示:“質源”腐竹產品質量良好,抽樣合格率達到了100%。當時,“質源”腐竹占北京腐竹市場份額的一半,而從2006年到2009年期間,由于北京市場不斷出現大量假冒的許昌腐竹,“質源”腐竹也遭屢次下架。
2006年,北京市工商局在市場檢測出產地為許昌的腐竹中發現“吊白塊”,并當即使10余種不合格腐竹下架后,許昌腐竹的聲譽在市場中一度受到損毀。獲悉這一消息后,許昌市相關部門立即組織力量對北京市所公布的幾種腐竹產品進行排查后發現,這幾種“許昌腐竹”屬假冒產品。許昌腐竹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給許昌腐竹正名,保衛許昌腐竹品牌不受到侵害,許昌市相關部門迅速行動,開展內查外調工作,徹查假冒許昌腐竹的來源。結果發現,假冒許昌腐竹大多產自山西洪洞。為追查假冒產品根源,掌握第一手資料,許昌組織相關人員和省、市媒體記者連夜奔襲山西洪洞進行暗訪,調查假冒許昌腐竹的真相。經過暗訪發現,假冒許昌腐竹多數產自山西洪洞的手工作坊。
2009年4月25日,京城多家媒體同時刊發了北京市工商局的一則通報:在流通環節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抽檢活動中,北京市工商局發現11種腐竹違規添加“吊白塊”,決定對這11種腐竹停止銷售,其中涉及許昌的有河南質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等6家腐竹生產企業。一時間,各大門戶網站紛紛轉載,許昌腐竹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事件發生后,許昌腐竹在全國各地市場紛紛被責令下架,品牌和形象嚴重受損。獲悉這一消息后,許昌市迅速組織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督、衛生等相關部門重點對被曝光的6家標注“許昌”的生產企業進行調查核實。調查結果發現,這6家標注“許昌”的生產企業屬仿冒企業名稱和注冊商標。屢被假冒,使許昌腐竹走入了困境。
“每次被下架后,市里都很重視,讓工商、質檢等有關單位聯合起來,最后調查出了事情的真相——有人假冒。但這種事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負面影響很長時間消除不了。”河南質源豆制品公司總經理劉志凱說,“分析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品牌支撐,缺乏統一的包裝,統一的防偽標識,統一的生產標準、統一的注冊商標,才讓不法企業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