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歲月一縷香
2014/5/28 11:12:04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一縷奇異的醇香,從荒蠻的遠古飄來,從蒼茫的河洛飄來,氤氳成一種文化,滲透進紅塵煙火,它就是:酒香。
三山環(huán)抱,一溪旁流。杜康河流水潺潺,清澈見底,酒泉溝百泉噴涌,清爽甘洌,夾岸樹木蔥郁,岸上綠野阡陌,這就是酒鄉(xiāng):洛陽。
“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夏代的一個君王,偶然發(fā)現(xiàn)樹洞里發(fā)酵的剩飯居然散發(fā)著一縷奇異的香味,于是他發(fā)明了一種世間從不曾有過的奇異美味。
那個君王叫杜康,他釀造的美味叫杜康酒,他釀酒的地方叫杜康村。
酒誕生得太早了,荒蠻還不曾走遠,國家才剛剛建立,青銅器的鑄造尚未成熟,甲骨文的胚胎還在孕育。在食不果腹的遠古時期,過早闖入人類生活的酒無疑是一種珍稀的奢侈品,但這種奢侈品一經誕生就生生不息,不可遏止地挑逗著人類的味蕾,在無數(shù)的天災戰(zhàn)亂中依然芬芳飄溢著它特有的滋味。
曾想,酒,似乎應該出現(xiàn)在國力強盛的秦漢時代吧?又笑,倘沒有了酒的浸潤,生動鮮活的先秦歷史會遜色多少呢?
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酒的魅惑如此之大,以致夏禹在一次大醉方醒后慨嘆: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果然,夏桀的豪飲無度,紂王的酒池肉林,都讓他們做了末代之君。于是,有人歸罪于酒,但美酒何辜?世間尤物多矣,江山、佳人、寶玉、美酒,是玩物喪志,還是勵精圖治?全在你自己把握了。
漫漫歲月,酒,氤氳成一種被賦予了豐富內涵的厚重文化。
“飲酒者,乃學問之事,非飲食之事也。”仿佛酒的醇厚濃烈注入了文人的血液,一部中國文學史,處處可見酒的身影!对娊洝分杏“十月獲稻,為此春酒”的詩句,孔子被袁宏道推為酒之飲宗,曹操煮酒論英雄,七賢飲酒縱歌,蘭亭雅聚曲水流觴,陶淵明詩酒一生,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白居易“萬感醉中來”,高適“心事一杯中”,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王翰“醉臥沙場君莫笑”,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連李清照也“濃睡不消殘酒”……這些詩情佳句一定是酒里泡出來的吧?
“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百禮之會,非酒不行。”古時的祭祀、慶典、出征、凱旋、國宴、外交,民間婚喪嫁娶無酒不成席的習俗等,無不浸透著那洞穿千年的綿綿酒香。
古希臘神話中,火是普羅米修斯從天庭盜回的,而酒祖杜康,那是地道純正的河洛文化,它不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也不是玄奘從天竺馱回的,它是黑發(fā)黃膚的炎黃子孫,用原產于這片土地的小麥、高粱等農作物釀造的,用帶有圖案或沒有圖案的仰韶陶罐存著,用造型奇特的二里頭青銅爵盛著,用秦漢的漆制酒觴飲著,敬天、祭神、拜祖、賞賜、宴請、歡飲。三川大地,沒有酒的神話,只有酒的傳說、故事,只有造酒的遺跡、實物,只有飽含東方人智慧的酒一樣醇濃悠長的酒文化。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根植于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杜康,在風起云涌滄海桑田的歷史上醇香了幾千年,一條發(fā)源于歷史深處的涓涓小溪,匯流成一條波瀾壯闊的滔滔大河,成為華夏文明另一種形式的載體。
哪種酒與中國的朝代等長?哪種酒涵養(yǎng)折射著中華文化?
一種產品或商品,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那么從文化品位上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世間所有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都是一種機緣巧合的奇跡,往往可轉化為推動人類進步的文明。但時移世易,有些文明衰落了(比如和酒同時代的青銅文明),成為我們追憶懷念的歷史,有些文明卻水乳交融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回味悠長的醇濃酒香里,有多少潮起潮落花開月升的故事?
其實,咱喝的不是酒,咱品的是沉醉在裊裊酒香里的中國文化。
(原標題:穿透歲月一縷香)作者:逯玉克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