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逶迤贊防風
2014/12/3 15:24: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藥趣
有道是“生在蘇杭,葬于北邙”。喻言邙山土地之美、風水之好。據說,原來邙山也是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山中有無數的寶藏。后南海之妖駕著旋風把它搬到南天邊,滿山遍野的小植物護著它,而滿山的石頭卻全被妖風卷走了。因這些小植物有防風之功,所以后人把它命名為“防風”。而在洛陽一帶,至今還有人把防風稱為“邙風”。
如同它護山一樣,防風性質柔和,微溫不燥,主治外感表證、風濕痹痛和破傷風證。此外,只要配以不同的藥物,還能治不同的表證。如配荊芥、羌活、獨活等,可治頭痛身痛、惡風寒的風寒表證;配薄荷、蟬蛻、連翹等,可治發熱惡風、咽痛微咳的風熱表證;配姜活、藁本等,可治頭痛如裹、身重肢痛的外感風濕;配苦參、荊芥、當歸等,可治風疹瘙癢;配姜活、桂枝、姜黃等,可治肢節疼痛、筋脈攣急的風寒濕痹證。后人戲言,它的這些功效,與當日聯合一切小草護山的品行性情有關. 佘自強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