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南陽非遺:“活著的遺產”吸引全球客

2013/11/29 17:55:20 點擊數: 【字體:


南陽非遺:“活著的遺產”吸引全球客

南陽非遺:“活著的遺產”吸引全球客

 
    2008年6月14日,南陽市民間文學桐柏縣盤古神話、傳統音樂西峽縣西坪民歌、曲藝南陽三弦書、南陽市大調曲子、傳統美術鎮平玉雕、方城石猴6個項目出現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加之2006年已被國務院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板頭曲、內鄉宛梆,南陽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已達到8個。更為可喜的是,南陽為非遺插上了旅游的翅膀,這些“活著的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
   
     “盤古神話”走向世界

  今年10月26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南陽市桐柏腹地的盤古殿外,鮮花盛開,紅毯鋪地,清香繚繞,鼓樂齊鳴。來自省內外文化界的代表和當地群眾數千人在這里舉行了隆重的祭拜盤古大典。

  2004年,“盤古廟會”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2005年5月30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桐柏縣為“中國盤古之鄉”。2008年6月7日,桐柏盤古神話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建成于2006年的盤古殿是祭祀盤古爺的大殿,盤古殿和所在的盤古村都是桐柏縣盤古文化旅游線路的標志性建筑。”桐柏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相遠告訴記者,“盤古殿建成當年即2006年10月30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盤古殿門前,舉行了全球華人首次祭祀盤古大典。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及我國港澳臺地區的文化界、商界的有關領導和數萬群眾參加了祭祖大典。從此之后,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這里祭奠盤古。”

  “除了盤古殿之外,盤古神話的景點還有很多。”站在水簾寺景區的萬壽橋上,徐相遠指著桐柏山頂說,“你看,那像不像躺著的‘盤古爺’?”

  《盤古之神》的作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盤古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馬卉欣接過話茬說:“桐柏縣境內還有盤古廟、盤古溪、盤古洞、盤古斧、盤古井這些與盤古神話密切相關的地方,現在都成了盤古文化游的景區。可以說,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些神話傳說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還吸引了日本、韓國、越南、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奧地利、比利時等國的神話專家前來參觀。”

  徐相遠說:“桐柏縣的旅游發展思路是,以弘揚盤古文化為契機,繼續叫響中國盤古之鄉品牌,唱響盤古文化大戲,同時啟動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建設工程,讓盤古文化等桐柏的文化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方城石猴成了“旅游大使”

  方城縣于2008年承辦的《南陽與絲綢之路》論壇會上,參加會議的記者和與會的北京的專家們都收到了方城縣委書記梁天平贈送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方城石猴。

  不僅如此,梁天平還為客人當起了義務講解員:“石猴有祈福納祥之意,是送給客人們的吉祥物,方城石猴產地在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是民間藝人們用黃石山上所特有的石材所做,造型種類有猴背猴、猴抱猴、母子猴、扭臉猴、捧桃猴、豬背猴、獅背猴……”

  “方城石猴”屬微型石雕工藝,始于明代。當地人有崇猴習俗,視猴為驅邪、納福的神靈,并因“猴”與“侯”、“候”諧音而產生“吉祥文化”。“送好石猴”即暗喻“送好時候(好機遇)”,故民間視方城石猴為吉祥物。
  “方城石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們方城的一張名片,還是我們方城縣的旅游產品。”方城縣委常委、方城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兼方城縣旅游領導小組副組長白振國說。

  記者在方城縣采訪時發現,不少旅游精品店里擺放有方城石猴商品。“別小看俺方城的石猴,在2008年文化部文藝發展中心與河南省文化廳在澳門舉行的河南春節民俗展期間,俺方城選送的40件方城石猴全部入展了!”店老板驕傲地說。

  白振國說:“方城縣旅游資源豐富,文化積淀豐厚,現在,我們正在對方城絲綢之路源頭的文化旅游景區、方城石川景區等方城旅游景區進行高標準的規劃,并著重強調了方城石猴、黃石硯、博望鍋盔等旅游商品的產業化生產經營工作。”

  板頭曲唱響南陽府衙

  記者近日與朋友游覽南陽府衙時,意外地發現一個古樂團正在南陽府衙西花廳演奏古代音樂。南陽市文化局局長陳華山告訴記者,樂手們演奏的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陽板頭曲!

  演奏者可謂陣容龐大,樂器有古箏、洞簫、古琴、二胡、中胡、板胡、竹笛、嗩吶、三弦、琵琶、中阮、大阮、蛤蟆嗡、笙、塤、排簫、建鼓、戰鼓、牙板、木魚、碰鈴、水釵、磬等。

  除了樂手之外,還有報幕員、演唱員。記者數了數,樂團人數達32人之多。但所有參與演出者都是年歲比較大的老人。

  陳華山介紹說:“演員大部分是南陽市文化界離退休文藝工作者和業余愛好者。團長是南陽市文化局的老干部高波群。”

  說話間,報幕員報出了《高山流水》的曲目。幾乎同時,所有的演奏家隨著指揮鼓瑟弄琴,一起陶醉于美妙的音樂之中。

  高波群告訴記者:“《高山流水》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陽板頭曲曲目之一。此外,演奏的還《閨中怨》、《簫妃舞》、《哭顏回》、《打秋千》、《臥龍出山》、《思鄉》、《皇筵吟》、《和番》、《諸葛哭周》等曲目。”

  “南陽古樂團成立以來,不僅以南陽府衙為陣地,演奏南陽板頭曲,還先后在南陽市張仲景醫藥節、祭拜諸葛亮盛典等南陽大型活動中進行演出。”陳華山說。

  陳華山表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旅游景區,讓中國文化遺產發揚光大并永久傳承下去,是我們評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目的和最大愿望。”【原標題:南陽非遺:“活著的遺產”吸引全球客】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9-12-1 作者:郭啟朝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超化吹歌:“古代音樂活化石”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