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7月上中旬為播種適期,過早則地上莖葉生長快,花期提早,地下根多發杈,藥材品質差;過遲則植株生長不良,產量下降。播前將種子放入20℃的溫水中浸泡12個小時,撈起晾干后再與火土灰、人畜糞水拌和均勻撒播于畦面。播后用四齒耙輕輕耙動土面,使種子下沉入土,再撒蓋一層細土,厚約1—1.5厘米。最后在畦面上撒蓋薄薄的一層谷殼,以利出苗。每畝用種量為500—700克。
栽培管理 播后田間維持一定濕度,4—5天即可出苗。幼苗初期生長纖弱,若遇干旱氣象應及時澆水保苗。當苗高5—7厘米時開端第1次間苗,維持苗間距6—7厘米。苗高15—17厘米時,按行、株距各15厘米定苗。缺苗時選在陰天進行補苗。
通常中耕除草3—4次。齊苗落伍行第一次除草,聯結除草追施疏落人畜糞水拌火土灰,每畝撒施1000公斤;第2次于定苗后,并撒施一次人畜糞水拌土雜肥的混雜肥,每畝施1500公斤;第3次于9月初,每畝用人畜糞水2000公斤加過磷酸鈣50公斤,堆漚數日后,于行間開溝施入,施后覆土;第4次于10月,追肥一次,用量與施肥方法同第3次。第1、2次撒肥后,用竹枝輕輕掃動畦面和拍打葉面,使肥料落入土中。
當牛膝株高50厘米左右時要及時分批摘除莖部抽生的花序,使養分集中于根部。自幼苗期至8月上旬應節制用水,促使主根下扎。8月以后,主根不再伸長,灌水量可加大,以促主根發育粗壯。雨季及大雨后要留意及時疏溝排水。
防治病蟲害 葉斑病的防治方法是:及時疏溝排水,下降田間濕度,維持通風透光,加強植株抗病力,發病前后噴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噴3—4次。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是:下降田間濕度,留意疏溝排水,發病時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石灰乳淋穴。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是:履行輪作,最好水旱輪作;泥土在整地時進行消毒解決:每畝用3%甲基異硫磷5公斤撒于畦面,再翻入土中。尺蠖的防治方法是:利用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采收加工 夏栽的于當年冬季至第二年萌發前采收。過早或過遲都會使品格變劣。采挖時先從畦的一端開端挖溝,溝寬60厘米、深60—80厘米,此后將牛膝整牽累根全體挖出,留意不要挖斷根條。先抖去泥沙,除去毛須、側根,此后理直根條,每10根扎成1把,直接日曬,曬至八成干時取回,將其沉積于通風單調的室內,蓋上草席,使其“發汗”,兩天后再曬至全干,切去蘆頭即成“毛牛膝”。為了避免霉變和蟲蛀,可將毛牛膝用硫磺熏蒸4—5小時。每100公斤牛膝需用硫黃1.5公斤。【原標題:“四大懷藥”之懷牛膝的栽培與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