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五里源松花蛋 叫響大東北
2014/2/18 15:22:3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位于焦作市西北部的修武縣擁有國家5A級景區—云臺山,云臺山景區以其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焦作,除了欣賞美景之外,吃貨們一定尋找當地的各種特色小吃。
今天,彩霞向您介紹一道正宗的修武小吃—五里源松花蛋。自元末明初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曾為歷代皇家之貢品,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談美味】 咱修武的松花蛋銷往東北、內蒙古等地的大飯店
昨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來到焦作市修武縣五里源鄉,見到了五里源松花蛋的第十三代傳人、修武縣五里源丑鴨蛋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李國順。
據李國順介紹,修武縣五里源鄉的松花蛋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五里源馬坊村地下水充足,而且甘甜清醇,盛產魚、蝦、螃蟹、水稻、蓮藕,素有修武“小江南”之稱。“地下水富含多種礦物質,老百姓在此喂鴨子,所產下的鴨蛋成為生產松花蛋的必不可缺少的原料。”李國順說。
修武縣松花蛋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松花蛋內富含維生素A,保護呼吸道上皮,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保護胃黏膜;還是無糖降壓高級的養生品。
在焦作的各大飯店內,以松花蛋為原料可以做成許多豐富的菜肴,如皮蛋瘦肉粥、涼拌松花蛋、松花蛋腸、松花蛋拌豆腐、松花蛋炒雞丁等,深受來到焦作的外地游客的喜愛。“目前,我們五里源的松花蛋主要銷往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的各大酒店,做成各種美味的菜肴。”李國順說。
【談工藝】至少放置100天以上 時間越長松花越多
五里源松花蛋的民間制作工藝,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談起五里源松花蛋的制作技藝,李國順說,五里源松花蛋和外地的松花蛋不同,五里源的松花蛋直接生包,放的時間長,一般為100天。
關于這個松花蛋,必須是馬坊泉水養的鴨子產的蛋,因為這里的鴨子每天吃水里一種叫“活石頭”的微生物,所以產下的蛋個大、質好、味香。
李國順向記者介紹,在制作時,先將松枝、柏葉、紅棍茶等原料放入有井水的鐵鍋中,將水燒開,等到作料香味溢出,成原湯。把山柴灰、清灰、石灰、土堿放入缸中,用土盆取燉好的原湯按比例倒入缸中,用山木棍進行攪拌。適度調整混合物的稀稠比例,放置陰涼處,冷卻成原灰。取原灰裝入土盆中,抓把稻糠于手中,取原灰放上,將鴨蛋均勻布于水缸中,將土缸放置陰涼通風、干燥的室內100天。
“這個放置的時間必須在100天以上,時間越長,產生的松花越多,味道越鮮美。”李國順說出了其中的精髓。
【談起源】 與劉海戲蟾得道成仙有淵源
修武縣五里源鄉的松花蛋,自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曾為歷代皇家之貢品。不僅味道鮮美,其背后還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據說,在修武縣五里源鄉馬坊村東北面有一座千年古剎—海蟾宮大殿,相傳五代時期天下大亂,戰火不斷,為國事燕國的丞相劉海幾次進諫均遭拒絕,劉海一氣之下棄官出家修道,來到五里源鄉馬坊村的馬坊泉畔隱居,一天,他發現田地里一只三腳金蟾,口中含有一朵蓮花,劉海將寶物蓮花吞入肚中,得道成仙。但是,原本清澈的馬坊泉立刻變得渾濁不堪,當地百姓怨聲載道,劉海命仙鴨下凡治理,最終從泉底淤泥中取鴨蛋回報百姓。這個蛋剝開后晶瑩透亮,味美絕倫,內嵌如琥珀狀松枝狀的圖案,所以被當地百姓稱為“松花蛋”。【原標題:修武五里源松花蛋 叫響大東北】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