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癡皇子”香嚴寺為僧

2013/7/15 17:47:04 點擊數: 【字體:


 

    引子

    皇帝當和尚,天然具有戲劇性。

    從秦始皇到宣統帝,中國皇帝皇覺寺。他不能證其實,我們也沒法證其偽。不過細想,老朱在“革命已經成功”后說的話,是夢話加神話加自我美化,老朱的圖騰老朱的時代,老朱撒的謊,他自己明白。

    蕭衍名號梁武帝。他堪稱最狂熱的皇帝和尚,曾三次舍身出家,由朝廷出巨資贖回,有人戲言他是為寺院“融資”。其實,三次舍身,足以證明他真心熱愛和尚職業。他以“佛化治國”,他的時代,佛寺達2846座,僧尼有82萬余人。

    梁武帝還寫過《梁皇懺》,這是為超度他的老婆所制。十卷著作流傳下來,老梁可稱為學者型的和尚。

    還有兩個皇帝很特別,一是隋文帝楊堅,一是武則天。

    楊堅生在廟里,從小由僧尼撫養到十三歲。楊堅稱帝后,大力奉佛,可謂“吃水不忘挖井人”。

    楊堅是尼姑養大的皇帝,武則天則是佛門中走出的女皇。她在感業寺削發為尼,這個寺,變成了她的“終南山”,她從這兒走出,一直走到女皇的位置。

    武則天興佛,佛雕在她的時代達到高峰,龍門石窟是代表,還有人認為盧舍那佛像是武則天本人。80卷《華嚴經》譯本,也是武則天親自作序。

    離我們最近的皇帝和尚是清順治,據說他深愛的寵妃董鄂氏死后,他萬念俱灰,到五臺山當了和尚,因此,他的陵寢都是空的。順治出家是清初“三大謎案”之一,至今難解。

    為避禍,李怡“龍潛”香嚴寺

    比較以上幾位,知道唐晚期李忱(唐宣宗)曾出家為僧的人就不多了。范文瀾先生《中國通史簡編》中說,其人少年裝傻扮癡,躲過殺身之禍。他為韜光養晦,曾制造“墜馬而亡”假相,之后失蹤,算是“死了”。

    李忱失蹤,其實是躲進了南陽淅川香嚴寺。這一躲就六年,直到時局轉好,他才出來當了皇帝。一座寺院,和一個國君掛上了關系。

    李忱出現在香嚴寺,與慧忠創寺隔了四代住持,間隔七八十年。慧忠可稱香嚴最牛的住持,李忱則是香嚴最牛的和尚。

    李忱本名李怡,是唐憲宗第十三子,嫡長制度里,他當皇帝的概率極小。

    唐憲宗死后,李怡的哥哥李恒登基為唐穆宗,封李怡為光王。李恒登基四年后死,其子李湛繼位為唐敬宗。敬宗干了兩年被太監殺掉,擁立李湛弟弟李昂為帝即唐文宗。唐文宗想滅了太監,反被太監打敗。唐文宗認為自己還不如漢獻帝,“斗不過你,我抑郁了”,死了。

    唐文宗逝前已立哥哥李湛即唐敬宗之子為太子,卻被太監把持,立了文宗五弟穎王李炎柩前繼位,即唐武宗。

    這段歷史,用二月河的話講:“一段撲朔迷離得出格的歷史。異常的宮廷血腥加天下血腥,千篇一律,每換一個皇帝,都來一場宮廷大廝拼,同時伴隨著天下大廝拼,藩鎮大廝拼。”

    艱難時世,誰都沒安全感,無論皇帝還是皇族,隨時都可能被殺被廢。李怡是畏懼的,他逃到了香嚴寺。

    唐武宗死后,仍是太監勢力將李怡立為皇太叔,更名李忱,承繼大統為唐宣宗。

    唐宣宗為帝時,不僅哥哥李恒做過了皇帝,三侄子也輪流做過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叔叔倒繼侄子的位。他雖是敬、文、武宗之叔,但年紀比敬、文還小一歲,比武宗也就大4歲。

    或許是早期流落民間吃過苦頭,看過民間的疾苦,唐宣宗在位時,清正賢明,被后世稱為“小太宗”。他統治時期,被叫做“黃金十三年”,唐祚與民眾相對安逸平和。

    香嚴寺內,皇子月下嘆民生

    香嚴寺大雄寶殿北邊,有一處很典雅最特別的建筑——宣宗皇帝殿,又名望月亭。據碑文記載,它是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重修,占地面積60平方米,建筑設計風格獨具。

    從外面看,它高閣飛脊似兩層樓,從里面看,卷棚曲聯實為一層。它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硬山卷棚式,上覆灰筒瓦,檐上置三彩斗拱,廳前砌十二級青石踏跺。

    相傳當年宣宗在香嚴寺出家時,每天晚上望月長嘆,祈求上蒼保佑眾生。后人為紀念他,建此亭。

    望月亭東約6米,有一通清雍正時所立的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該碑通高3米多,碑首浮雕二龍戲珠,中間篆刻“香嚴不朽”四個字。這通碑刻記載了宣宗出逃香嚴的原因——為避武宗加害。

    《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記》(以下簡稱“清雍正碑記”)記載,李忱的爸爸唐憲宗很喜歡兒子李忱,常贊他敏而好學,寬厚仁慈,有王者風范。不喜歡孫子穎王李炎,批評他傲慢不遜,喜好殺生。穎王對這叔叔,既看不起又敵視,時刻想害他。宮中有同情光王者詐稱光王“墜馬”死,迅速以假棺發喪,使光王逃至香嚴寺。

    唐宣宗為何選擇香嚴寺為“庇護所”?

    淅川縣史志辦主任明新勝分析:“香嚴寺和皇家關系密切,是兩代國師慧忠道場,官府不敢驚擾。它的長生田面積有萬頃之多,寺院周邊山林茂密,有風吹草動,便于隱匿轉移。李忱自長安過秦嶺,沿丹江順流而下,可直達香嚴寺,交通便利又能避開人的耳目,沿這條路線能順利逃出。一旦逃出后,南陽長安兩地又相隔千里,香嚴寺又在深山峻嶺中,一般人很少能想到它。”

    “清雍正碑記”還講到,望月亭始建于唐智閑禪師。清雍正時,名僧顓愚謐擔任香嚴寺住持,將破敗的上下兩寺(下寺已淹沒在丹江水庫中)修造完畢。當時宣宗殿也成“危房”,只是未來得及修建。

    有一天,顓愚謐在下寺坐禪入定,忽然看到宣宗殿“無故崩倒,且被覆壓在地”。第二天,顓愚謐便往上寺視察,是夜,宣宗殿果然被大風摧毀,于是復修此殿,并把此事記錄了下來。

    “代關羽職”,天子為香嚴寺護法

    “清雍正碑記”上,有段很有意思的話,大意是宣宗在寺里“蔬食飲水”,“穿破衲”,當皇帝錦衣玉食兩重天。經此變化不為富貴所淫,宣宗做到了。

    宣宗當皇帝后,還常念“野鶴孤云”,這是“天下至精者至粹者”才擁有的品格。佛經上道:“應以帝王身得度者,即現帝王身而為說法。”因此,天下寺院皆以關夫子為護法,只有香嚴寺,以唐宣宗取而代之。自唐宋到元明清,世世代代都沒改變。“清雍正碑記”記載:“由是天下伽藍,皆以關夫子為護法,唯香嚴寺則以唐宣宗代之護法。”

    穎王李炎(唐武宗)繼位數年,對光王之死半信半疑,多番探尋后得到信息——光王有可能躲在香嚴寺。于是,他派心腹直撲寺內,這就誕生了香嚴寺的另一個傳奇——“靈氣寶地”。

    今日香嚴寺藏經樓西次間西半部,有一塊約8平方米的地方,被黃色綢布圍裹起來,入內,是略呈龜殼形的地面,高于別處十厘米,看去無甚稀奇,卻是全寺最神秘的所在。

    從五臺山來的寺僧巖清告訴記者:“多年來,它不停增高,隔段時間鏟一鏟,又會慢慢增高,藏經樓已被它頂得向東傾斜了。”多年來,到寺院朝拜觀光者,都要到寶地駐足,閉目祈禱。專家分析認為,可能是土壤中有膨化性物質,遇水膨脹所致。

    唐宣宗“龍潛”此寺時,這里是一片深谷,并無建筑。

    時光回到一千多年前,卻說一天夜里,李忱一合眼就做噩夢,索性起來念佛。三更時分,忽聽寺內有腳步聲,又聽到巡夜僧人驚呼:“有刺客!”李忱翻身下床,自后角門倉惶出逃。月黑風高,他一下子跌進深谷。殺手們舉火把趕來,只見濃霧從谷底彌漫上來,啥也看不見。

    護寺僧人擁來,殺手四散。智閑禪師來到現場,正想著下到谷底救人時,卻見光王被什么東西托著徐徐升了上來。眾人定睛一看,目瞪口呆——山谷平了!李忱當即燒香拜佛,封這塊土地為“靈氣寶地”,并發下大愿:他日為帝,愿做香嚴寺保護神。

    清乾隆年間重建藏經閣時,將“靈氣寶地”罩在了建筑內,成為寺內傳奇。【原標題:“癡皇子”香嚴寺為僧】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 2011-01-13 作者:盛夏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