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不服氣的耿宏要求南街村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國策,退出集體,個人承包一塊土地。
2002年,南街村集團總經理耿富杰成為了向南街村模式挑戰的第二人。在做了數年沒有權力的總經理后,他向王宏斌遞交了辭呈。此后,被認為當時最具經營頭腦、南街村集團為數不多盈利企業的調味品廠廠長陳書欣,也因種種原因不辭而別。
幾位村民的離去,引起了外界對南街村模式的質疑。如在未經法定而克扣屬于村民財產性質的福利,就曾引發法律界人士的關注。
南街村依然如故。如“查收支,收繳一切不正當收入,與星級掛鉤”,“以權謀私,損公肥私怎么辦?退出贓物,停發福利1—5年,職工開除”這樣的規定,仍是“村規民約”的內容。
對此,有些南街村人將南街村比作是一個“牢籠”。不住在居民樓的張某說,“處處感覺受限制,在那養老還行。”張的父母住在居民樓內,而張在村外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因沒有“村籍”,他只能自稱為“南街村人”而不是“南街村民”。
為了體現建設“共產主義小社區”的優越性,南街村修起了一條被人稱之為“長城”的城墻,其原本將修成環形,將南街村與其他村莊隔開,但后來因資金不足,只修了一面。城墻的一端,是一座仿天安門的城樓,名曰朝陽門。
一人決定的“永動機”項目
1999年,承認自己“一意孤行,獨斷專行”的王宏斌做出了一個決定,南街村要上馬“永動機”項目。這個已經被科學原理及諸多實踐證明不可能實現的項目,除了王一人以外,“三大班子”的所有成員均反對。然而,“永動機”項目還是上馬了。
熟知這一事件的知情者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為了上馬“永動機”項目,王決定將一個盈利前景看好的冷庫改造成項目研發基地。
經過幾個月的研發,所謂的“永動機”得以生產出來。南街村為此買來了三臺新的奧迪轎車用于實驗,但將發動機拆卸后裝上“永動機”的汽車并不能正常啟動,轎車報廢。
王并不因此灰心,“永動機”項目的幾個負責人聲稱,之前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缺少神助,“如果能迎來八仙相助,永動機將獲得成功”。
在這些人的建議下,彼時的南街村在村委大院的幾個樓房的頂部,安裝上了10余盞探照燈,加以各種小的彩燈,一共“九九八十一”盞。
晚上,村委大院燈火通明,探照燈光直射天空。不知道的人都認為這是為了營造“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的景象,“實際上那是為了恭迎八仙下凡”。
知情者稱,王宏斌上馬“永動機”項目,源于一個偉大的計劃:如果永動機研發成功,南街村可日進純利近千萬,這不但可扭轉南街村陷于頹勢的經濟狀況,有了錢———我們可以先收購一個鎮,復制南街村的模式,然后再收購一個縣,收購一個虱…最后,讓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對當時“永動機”項目了解的南街村民及觀察者,證實了知情人的這一說法。
“永動機”項目并未給南街村帶來任何經濟效益,2003年左右,南街村才聲稱“被騙了”,還為此賠進了2000余萬。王并未因此而承擔任何責任。他在一次大會上公開做了檢討而獲得了村民們的原諒。一位當時檢討會的親歷者說,很多南街村老人因王公開向村民檢討,流下了眼淚,“班長為我們日夜操勞,還要受這等委屈”。然而,至今仍有關注此事的觀察者提出疑問:2000多萬不是一個小數目,怎么說自己被騙了就完了呢?被誰騙了?騙子為何沒有被抓捕歸案?甚至,有人說,“這是不是南街村有些人故意設下一個局,把錢‘造’走了?”對于這些疑問,至今成謎。
除了“永動機”項目,南街村還實行了一些看似荒誕的項目,但這些項目均以失敗而告終。這些項目是,能讓番薯增產100%的“豐植露”(一種葉面肥)項目,畝產萬斤的“黨員試驗田”項目。“只有你聲稱信仰共產主義,就可以很容易跟南街村做生意,”一位南街村的研究者說。
“月薪250元”的真相曝光
在南街村,除了王宏斌對這些項目的癡迷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之外,“三當家”王金忠的突然死亡,也為人們提供了管窺南街村領導集體成員不為人知的一面。
2003年5月,南街村主任王金忠因心臟病突發身亡。清理其遺物時,在其辦公室的保險柜中據稱至少發現了2000萬現金及多本戶主為王金忠的房產證。
這讓村民感到疑惑,一直宣稱月薪250元的領導者,怎么有那么多錢和房產?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在王金忠追悼會的當天,有幾個抱著小孩的王的“二奶”來到現場,對王生前擁有的財產提出要求。
一位追悼會的親歷者對南方都市報記者說,王宏斌對此勃然大怒,“他說,‘以后誰再敢這樣胡來,死了我再也不給開追悼會了/”
南街村的村民,像原諒王宏斌一樣原諒了王金忠。有村民為這位被譽為“勞苦功高、鞠躬盡瘁”的村主任辯護,“上邊的中央領導都可能犯錯誤,更何況我們這么一個小村莊的領導呢”。
隨著這些解構南街村自我宣傳的事件接連發生,南街村的意識形態在此后開始向大環境做出妥協,開始將南街村的“成功”歸結為“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小平理論、各級各界關心支持,再加上我們堅持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 南街村自稱這是所謂的“外圓內方”———對外與大環境接軌,對內堅持“共產主義”。
彼時,王宏斌亦放棄了伴隨他近半個世紀的名字———“洪彬”,將名字改為了現名。
王改名的緣起,亦如南街村開始悄然承認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一樣微妙。本報記者找到了直接促使王宏斌改名的當事人。他透露,有一次在深圳出差,知道王書記相信命理,即找到一名術士為其測命測名,“道士寫了首藏頭詩,大意是南街村和王書記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冥冥中早有注定,如果將名字改為‘宏斌’,南街村和書記可以繼續輝煌”。
“改制”:誰的南街村?
王宏斌改名,并沒有阻止南街村經濟的頹勢。
2003年,為了使南街村集團獲得充裕的資金,曾有幾名高管要求運作南街村上市以便融資,但王宏斌與推動“永動機”項目上馬一樣,堅持了自己的見解———這次,他投了反對票。
彼時,運營逐漸規范、并有幾家已經上市的銀行也向宣傳堅持“紅色路線”的南街村亮起了紅燈。
為了增加收入,2004年南街村開始開發“紅色旅游”,為了使游客在南街村旅游變成對共產主義的朝圣之旅,南街村復制了毛澤東故居、遵義會議舊址、西柏坡等具有象征意義的標志景觀。在觀光園中,南街村還特意修建了一座用于收藏毛澤東選集(1~4 卷)書法作品的“四卷樓”,但據稱因資金短缺,至今未投入使用已略顯破敗。
2004年11月,在“法律意義”上,南街村宣告了其堅持“公有制”(集體經濟)歷史的終結。
在南街村集團第25次股東會議上,形成了如下決議:
河南省中原工貿公司(南街村集團核實股東,為集體企業)將12648萬元股本中的1809萬轉讓給王宏斌、1206萬轉讓給郭全忠、1206萬元轉讓給賈忠仁、387萬元轉讓給王繼春,轉讓后的股本為8040萬元。此外,原屬集團子公司的4個企業,也將相應股本轉讓給該企業法人代表。
在第26次股東大會上,再次對此進行了確認。南街村集團由原來的5個法人股東(集體性質)變成了1名法人股東及12名自然人股東。除了中原工貿仍屬南街村集體所有外,其余子公司已將股本轉讓給原來的法人代表。
至此,注冊資本為5億3千萬的南街村集團股權結構,由河南省中原工貿公司占40%,王宏斌占 9%,郭全忠6%,賈忠仁6%,王繼春6%,竇彥申6%,劉曉青6%,王金安6%,鄧富山3%,張平3%,王武軍3%,盧林政3%,姚喜蘭3%.在12名自然人股東中,出資額最高為4770萬元,最低為1590萬元。
這12位自然人股東,都屬于南街村“三大班子”的領導成員。其中,郭全忠是村黨委副書記,賈忠仁是村委主任,王繼春為南街村集團黨委副書記,竇彥申為集團總經理,劉曉青是食品廠廠長,王金安是村辦公室主任,鄧富山為包裝材料廠廠長,張平是南街村彬海膠印公司經理,王武軍、盧林政是集團副總經理,姚喜蘭是南街村集團麥恩鮮濕面公司總經理。
眾目睽睽下的否認
在南街村集團提交河南省工商局的“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等級申請書”、以及新的“公司章程”及漯河信利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審計報告上,都證明了南街村股權結構變更的事實。此后,南街村的股東會議簽章也由原來的5個法人股東(公章)蓋章,變成了1 個法人股東蓋章及12名自然人股東的簽名。
對于這一事實,王宏斌的回應只有寥寥數語:無稽之談!
南街村黨委辦副主任雷德全則反問說:“這怎么可能?南街村還是堅持集體經濟的道路”,“如果他們在臺上說的和臺下干的不一樣,他們在南街村一天也立不住腳了。”雷說,
對南街村股權結構變更一事了解的時任黨委辦副主任王洪凱解釋說,在變更時,工商局的人說集團公司應該有自然人股東,“所以就那么填了”。
本報記者從河南省工商局查閱的材料卻顯示,是南街村集團內部在2004年11月已經將股權結構、公司章程等變更完畢之后,才于2004年12月向工商局提交了變更等登記申請書。在包括《公司法》在內的相關法律中,亦無集團公司必須有自然人股東的規定。
此外,在漯河市工商局,南方都市報記者查詢到注冊號為4111002103267、注冊資本是 8500萬元,名為“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家企業。在其股權結構中的23名自然人股東中,除了姚喜蘭外,南街村“三大班子”的11名成員均是該公司股東,出資方式為貨幣出資。
包括王宏斌在內的南街村諸領導,對“改制”的消息均予以否認;如雷德全這樣不屬于企業高管的村委相關人士,也說這只是“形式上”的。大多數南街村的村民,更是堅稱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背后有那么多高參,他們怎么可能不懂,那么容易被騙?”觀察者們如此質疑。
在證明各南街村集團高管出資購買股本的“收付款項證明”上,王宏斌等12名南街村集團高管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手印,他們都堅稱“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誠實信用原則,保證以上所述內容是真實的、合法的、有效的,如有虛假,甲乙雙方愿意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責任”。
“一個私德高尚的牧羊人”
2007年歲末,毛澤東的女兒李訥給南街村捐了10萬元,并希望該款用于改善南街村領導班子成員的生活;王宏斌代表全體南街村民在給李訥的回信中則說,李的“無私捐助,體現了真正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以實際行動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破私立公政治課”,并表示此將激發南街村“加快共產主義小社區建設步伐”。
村民們既敬又畏的“班長”王宏斌,還是被認為是一個至今無人替代、私德高尚的領導人。以他為核心的“三大班子”,有責任像稱職的牧羊人般,為已進入羊的門的村民們尋找水草、遮風避雨。
2008年2月17日,春節還未過完,南街村已迎來前來參觀的游客。游客們在南街村導游小姐的引導下,感受這里建設共產主義小社區取得的成就。南街村自稱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為建設共產主義奮斗了近30年。走馬觀花的游客們,在聽著導游小姐解說南街村的故事時,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國策,也已到了30周年。特約審稿: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助理巡視員、研究員盧荻。【原標題:詭秘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