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感恩的季節,這是一個緬懷的日子——清明節,總有一種力量讓你淚流滿面。在中原這片熱土上,那些可歌可泣的史詩,感天動地的英烈,風嘯馬嘶的舊址,成為清明節紅色旅途中不能忘卻的紀念……
中原英雄志
著名烈士紀念館
【張之樸烈士紀念館和紀念碑】張之樸(1895-1945),偃師人,中共黨員。1944年,張之樸組織鞏縣、偃師一帶的抗日力量,成立嵩山抗日義勇軍(后改稱河南人民抗日義勇軍)。1945年10月,張之樸在韻溝姜背棗嶺壯烈犧牲。解放后鞏義市夾津口鎮黨委和政府建立了張之樸烈士紀念館,并在烈士殉國處建立紀念碑。該地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分別在鞏義市夾津口鎮和韻溝村北的姜背棗嶺上。
【焦裕祿烈士陵園】焦裕祿(1922-1964),山東博山人,中共黨員。1962年,焦裕祿奉命到“風沙、鹽堿、內澇”嚴重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他帶領蘭考人民與嚴重的自然災害作斗爭,迅速改變了蘭考的貧困面貌,自己卻因操勞過度而英年早逝。1966年,蘭考縣委、縣政府逐步修建焦裕祿烈士陵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
地址:蘭考縣城北部的黃河故堤。
【李翔梧、劉志敏烈士紀念碑亭】李翔梧(1907-1935),洛寧縣人,劉志敏(1904-1935),羅山縣人。二人皆為中共黨員,于1928年結婚,1931年到江西中央蘇區工作。1935年3月,李翔梧率部在江西會昌天門嶂附近與敵激戰時壯烈犧牲,同年6月,劉志敏在福建漳州獄中慷慨就義。198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洛寧縣烈士陵園為他們建立了紀念碑亭。
地址:洛寧縣烈士陵園內西部。
【孫占元烈士紀念館】孫占元(1925-1952),林縣人,中共黨員。參加過豫西作戰、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屢立戰功。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1952年在戰斗中犧牲,被追記特等功及“一級英雄”光榮稱號。1994年孫占元烈士紀念館建立。
地址:林州市烈士陵園內。
【王啟心烈士紀念碑】王啟心(1917-1947),山西長治人,中共黨員。1947年受中共派遣到道清鐵路焦作市三區任武工隊政委,4月,王啟心在與反動武裝分子的戰斗中不幸犧牲。1962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將烈士犧牲地命名為啟心村,并在村東南角立碑,讓烈士精神萬古流芳。
地址:焦作市南部中站區啟心村東南角焦武公路邊。
【宋學義烈士故居】宋學義(1918-1971),沁陽人,中共黨員。1941年,宋學義等5人在狼牙山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在勝利完成阻擊任務、彈盡糧絕后,縱身跳下懸崖,宋學義被半山腰樹叢掛住,腰部受重傷。后榮獲“堅決頑強”五星獎章一枚,現存于中國革命博物館。1971年病逝后,遺體安葬在沁陽烈士陵園。1979年榮獲革命烈士稱號。
地址:沁陽市王曲鄉北孔村。
【魯雨亭烈士紀念館】魯雨亭(1899-1940),永城人,中共黨員。抗戰時期,魯雨亭組織抗日游擊隊,后經中共中央批準改編為第六支隊第一總隊,魯任總隊長。1940年,在指揮反“掃蕩”戰斗中,魯雨亭壯烈犧牲。1997年,永城人民在他墓前建成魯雨亭烈士紀念館,陳列其英雄事跡。
地址:永城市芒山鎮芒碭山主峰南側山下魯雨亭烈士墓前。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彭雪楓紀念館】彭雪楓(1907-1944),鎮平人,中共黨員。歷任紅三軍團第二師政委、第四師政委,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長、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等職。1944年,彭雪楓在夏邑縣八里莊與頑軍作戰時壯烈犧牲,被中央軍委確認為我黨我軍33位軍事家之一。其殉難地及故鄉分別修建了彭雪楓將軍紀念館、彭雪楓紀念館,此二地均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省中小學德育基地。
地址:分別在夏邑縣孔莊鄉八里莊和鎮平縣城東北312國道北側。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吉鴻昌(1895-1934),扶溝人,中共黨員。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十九師師長、第十軍軍長、國民黨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兼三十軍軍長,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積極從事抗日活動。1934年在北平陸軍監獄光榮就義,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為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中小學德育基地。
地址:河南省扶溝縣城。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楊靖宇(1905-1940),確山人,中共黨員。歷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東北反日救國總會會長、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率部長期抗戰,威震東北,1940年在吉林江壯烈犧牲。1994年建成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駐馬店市區南6公里處107國道旁。
【杜鳳瑞烈士紀念館】杜鳳瑞(1933-1958),方城人,中共黨員。參加解放軍后英勇作戰,屢立戰功,成長為一名優秀飛行員。1958年,6架美蔣飛機犯擾大陸,杜鳳瑞與戰友駕戰機阻敵,壯烈犧牲,被追記一等功。1988年方城縣興建杜鳳瑞烈士紀念館,并被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省中小學德育基地。
地址:方城縣城東北的鄭南公路北側。
【郭庠生烈士陵園】郭庠生(1911-1947),鎮平人,中共黨員。他歷任天漢縣抗日政府副縣長、豫鄂邊區物資管理總局局長、漢川縣縣長等職。中原突圍后,他堅持敵后斗爭,英勇頑強。1947年在信陽縣被捕,轉押鎮平獄中,他受盡酷刑,不屈不撓,被敵殺害。中共鎮平縣委、縣政府修建了郭庠生烈士陵園以紀念烈士的生平業績。
地址:鎮平縣城南侯集鎮房營村南。
【高敬亭將軍故居】高敬亭(1901-1939),新縣人,中共黨員,紅二十八軍創始人,鄂豫皖游擊根據地黨政軍主要領導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高敬亭將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開赴抗日前線,在肥西創建了新的抗日根據地。1939年高敬亭被錯殺,1977年平反昭雪,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高敬亭將軍故居共有3間房屋,設有將軍生平事跡展覽。
地址:新縣新集鎮董店村。
【吳煥先將軍故居】吳煥先(1907-1935),新縣人,中共黨員,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創始人之一,紅二十五軍和鄂豫陜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始人。1935年在長征途中指揮部隊突圍時壯烈犧牲。吳煥先將軍故居為省級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新縣箭廠河鄉竹林村曹門。
【沈澤民逝世地和烈士陵園】沈澤民(1900-1933),浙江人,中共黨員。歷任團中央委員、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常委、鄂豫皖省委書記。1933年,在根據地堅持斗爭的沈澤民因積勞成疾,病逝于新縣卡房鄉棗林山。1963年,新縣民政局在卡房鄉修建烈士陵園,將沈澤民墓遷至烈士陵園。
地址:分別在新縣卡房鄉胡灣村棗林山和大地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