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林寺位于鄭州西南18公里賈峪鎮(zhèn)洞林寺村,坐北朝南,占地300余畝。
據(jù)碑文記載,洞林寺屬佛家臨濟(jì)宗道場,建于東漢,盛于元、明,唐、宋、元間多次重修,歷時1800余年。自南天竺和尚菩提達(dá)摩傳教東土后,洞林寺與少林寺、竹林寺并稱“天中三林”,與相國寺、白馬寺、少林寺并稱“四大寺院”,又與北京開泰寺、鎮(zhèn)州臨濟(jì)院、汴梁慧安寺、京兆開元寺齊名。金代,洞林寺成為皇親國戚的皇家寺院。明初,朱元璋賜修寺院、招命國師國舅馬衲頭和尚為洞林寺住持,并賜廟田5余頃。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后,洞林寺為周藩王王府佛堂。清文宗咸豐六年在此創(chuàng)辦“洞林書院”,清德宗光緒三十三年易名“洞林高等學(xué)堂”。20世紀(jì)90年代恢復(fù)佛事活動。
因寺院歷盡滄桑,故傳承不少故事。想當(dāng)年,朱元璋迫于生活,到這里當(dāng)一名苦行僧,每天雞叫頭遍就起床,灑水,擦墻,打掃大門、庭院、殿堂衛(wèi)生,白天挑水、砍柴、燒鍋、刷碗,累得頭不是頭腳不是腳,還常常遭別人白眼。一天早晨,朱元璋對著神胎們說“行行好,你們都出去吧,免得我掃不干凈”,哪知話音剛落地,神胎們一個個搖搖晃晃地挪出門外,朱元璋頓時驚呆了。稍后,朱元璋對一位侍從神胎說:“今兒,身子不舒服,你替我掃一次吧!”侍從神胎順手掂起掃帚掃了起來,并把旮旯狹縫打掃得干干凈凈,朱元璋感動不已,對大家說:“辛苦你們了,謝謝,都回去吧。”只見神胎們一個個又挪到原來位置上。如此這般過去了好幾天,朱元璋自然美得不得了。可好景不長,不知是朱元璋說漏了嘴還是和尚們打了小報告,方丈知道了,嚇出一身冷汗:“好家伙!小樣長得不咋的,孬點子倒不少,這樣下去,還不是個禍害!”于是,包了兩串錢,又哄又騙地把朱元璋支走了。當(dāng)?shù)弥煸爱?dāng)上皇帝的消息后,方丈又捶胸又跺腳,實實在在地把自己埋怨一番:“你看扯不扯,我這叫啥事呀!”
(原標(biāo)題:洞林寺)作者:劉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