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倉頡墓:“字圣”倉頡安息之地

2014/6/12 14:51:11 點擊數: 【字體:


 
    據史書記載,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相傳5000年前,倉頡仰觀天象,俯察鳥獸蟲魚之跡,創造出中國最原始的象形文字,從而結束了遠古時期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并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漢字,倉頡也被后人尊稱為“字圣”。

    84歲的王宴春老先生多年來積極從事有關開封的歷史文化研究,在倉頡造字歷史研究方面具有一定造詣。3月17日,王宴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上古時代,在文字發明之前,人們主要采取結繩記事的方法,非常不方便。《易經·系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韓非子》、《淮南子》、《說文解字》等書都認為倉頡創造了文字。倉頡造字結束了遠古結繩記事的歷史,自從有了文字,人類才開始真正進入文明時代。

    在開封城東北9.5公里、黃河大堤之外,劉莊村的北側有一座墓,相傳為倉頡墓。該墓呈橢圓形,占地30平方米,高4米,墓東南約300米處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占地也是30平方米,相傳為倉頡造字臺。舊時臺上有石牌坊、倉頡廟,廟于明末清初時被拆,現在造字臺上已栽上樹木。倉頡墓現為開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王宴春介紹,開封的倉頡墓歷史久遠。明《汴京遺跡志》載:“倉頡墓在城北時和保。俗稱倉王冢是也。”羅泌《路史·禪通記》稱“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關于利鄉的位置,羅泌稱:“浚儀縣即春秋陽武高陽鄉也,或曰利鄉。亦即時和保之墟也。”這是開封認定開封倉頡墓是真跡的重要論據之一,《水經注》及宋《太平寰宇記》、東漢《陳留風俗傳》等著作也都有有關倉頡城和倉頡陵墓的記載。

    但令人惋惜的是,倉頡墓這一人文遺址卻幾度遭到了破壞。王宴春說,過去造字臺有石牌坊、倉頡廟。公元1652年河南知府朱之瑤主持建造文廟時倉頡廟被拆,今開封市文廟的磚瓦木料部分就是倉頡廟的原物。1992年修建國道310高速公路時,在造字臺(今為天主教堂)南側挖土,機械鏟從地下五米多深處挖出一口大鐵鐘和一個石供桌,遺憾的是這些倉頡廟的歷史遺物均被鏟碎。2010年元旦前后,村民在倉頡墓上取土,將墓東北一角挖去,留下一個很大的缺口。

    我市一些有識之士一直在呼吁修復倉頡墓,使之成為一個旅游景點。

(原標題:倉頡墓:“字圣”倉頡安息之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開封日報(2012-03-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