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贏叫賣“方便燴面”
2012/8/3 16:40:4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跳不出碗,走不出店”一直是制約河南燴面發展的一大瓶頸。但自從鄭州國華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方便燴面”之后,把這一河南特色產品進行工業化加工已經成了潮流。而最早將燴面進行快餐化嘗試的喬贏更是不甘落后。
8月22日,剛剛從方便燴面加工廠考察回來的喬贏接受了記者采訪,對即將上市的紅高粱方便燴面,喬贏信心十足。
雙輪驅動
喬贏重振紅高粱以來,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最早開業的農業路和經三路的店,更是成為眾多業內人士經常光顧的考察樣板。正當大家都在觀望喬贏的下一步時,他卻在開了5家店之后來了個“中場休息”。
“我們要把節奏放慢,開快餐最主要的不是速度,而是你背后的各項支撐體系是不是足夠強大和完善。”喬贏把這比做水桶與管道的關系,如果沒有完善的管道,新增的一個個單店只能算是一個獨立的水桶,水桶再多,不會產生規模效益;而喬贏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連接各個“水桶”之間的管道建立起來,并且通過現實運營的磨煉不斷完善。
所謂的管道,既有終端的標準產品、規范流程、風險控制,也包括了原材料的統一供應、安全監測、產業鏈條的構建。
在這苦練內功過程中,一心二用的喬贏,又把自己研究2年多的方便燴面推向了市場。
“沖出來的燴面,和店里煮的燴面沒什么區別,甚至比一些燴面館做的燴面都好吃。”
對于方便燴面和紅高粱連鎖店之間的關系,喬贏認為同樣重要,方便燴面將和實體店鋪一起成為紅高粱發展的兩個輪子。“產品還沒有上市,我們已經接到了大量訂單,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兩者將來正好可以相互補充。”
對于喬贏的這種雙輪驅動戰略,一位餐飲業內人士提醒說,“喬贏第一次失敗和他的擴展速度過快有很大關系,在目前第二次創業中,紅高粱實體店鋪的經營尚立足未穩,進行這種看似相關多元化的擴展,同樣存在風險。”
產業鏈構想
如何打造穩定而統一的產品一直是喬贏最大的心病,喬贏總結,第一次的失敗和產品質量的不穩定有很大關系。
但在當時,一些影響產品質量和口味不穩定的因素,又不是終端店鋪所能夠控制的。喬贏舉例說,在做羊肉燴面的過程中,對口感影響最大的是羊肉。即便在河南省內,也有幾十種品類的羊。
雖然同是羊肉,但不同品種的羊肉熬出來的湯味道肯定不一樣。
對單店經營的個體店來說,還比較容易解決,只要固定采購統一品種即可。但對于大規?觳瓦B鎖,卻很難保證統一的供應。
如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開店、加工燴面之外,喬贏又打起了養殖的主意。據喬贏透露,“目前兩個養殖基地已經分別在漯河舞陽和商丘柘城建立,其中在舞陽還和新西蘭合作,引進了從養殖到加工的完整生產鏈。”
在喬贏看來,這兩個養殖基地的建立,無論是對紅高粱實體店鋪,還是紅高粱方便燴面的產品體驗統一提供了保證。
“河南的農業產業龍頭中,豬肉是雙匯,雞肉是大用,鴨肉是華英,牛肉有邦杰,唯獨羊肉沒有上規模的企業。”談及自己的這個發現,喬贏很是興奮,他不斷引用各種數據來論證這一行業的市場前景。在他看來,無論是從河南農業發展的政策、農民致富的需求以及中國的羊肉的需求量來看,這都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
來源:經濟視點報 時間:2009年09月01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