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新鄉

小人物不平凡系列報道 感動中原的太行山深處的120

2014/7/15 15:26:44 點擊數: 【字體:

     小人物不平凡系列報道 感動中原的太行山深處的120
 
    大山里長大的張記龍深知山區群眾看病難“打個電話,他開車就來,要不是他,我妻子就沒命了”
 
    從深山里往輝縣、新鄉免費送患者,一年有90多次張記龍和他的急救車被群眾譽為“山里人自己的120”
  
    在河南省輝縣市太行山深處的南寨鎮,農民得了急癥都會給三郊口衛生院的張記龍打電話。因為在當地老百姓的眼里,張記龍和他的急救車就是山里人自己的“120”。
 
    記者見到張記龍時,他正在接聽燕翅口村吳河山的電話。吳河山的妻子干農活時不慎脊柱骨折。接到電話后,張記龍開著車僅用10分鐘就趕到了3公里外的吳河山家。對患者進行簡單的救治后,張記龍又開著急救車把患者送到了輝縣市醫院。“我妻子的病情已經搞清楚了,不是很嚴重,還回鄉鎮衛生院接著治。”吳河山告訴記者。
 
    張記龍是輝縣市南寨鎮三郊口衛生院的一名普通醫生,被當地百姓親切地譽為“百姓健康的守護者”。
 
    南寨鎮地處深山區,200多個自然村散落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山內。山路遙遠,卻擋不住張記龍的腳步。只要病人需要,張記龍總能在第一時間趕到。去年入冬的第一場大雪阻斷了山里的路,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一對獨居老人打來電話,說他們的藥已經吃完了。雖然一盒藥僅有兩塊錢,但張記龍二話沒說,連夜踏著泥濘的山路,不僅給老人送去了幾盒藥,還給兩位老人免費做了檢查。“錢對人來說很重要,但有時候你不能把錢看得太重了。醫生是個很高尚的職業,你把錢看得太重了反而什么事都做不成。”張記龍說。
 
    像這樣的出診,張記龍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在20年的行醫中,張記龍深刻地體會到了山區百姓看病的艱難。
 
    常常有一些急癥病人被送到輝縣市醫院后,卻因為被耽誤了最佳的急救時機而釀成了大病甚至失去了生命。這一切,張記龍看在眼里急在心頭。“我從小生長在大山里,看到有的群眾因為交通不便耽誤了生命感到很可惜。”為了讓病人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他萌生了買急救車的念頭。2005年,他買急救車的計劃得到了衛生部門的許可,但衛生院卻拿不出一分錢來,他只好動員全家,東拼西借,湊了5萬元買回來一輛面包急救車。有了急救車,山村就有了自己的120。為了方便和鄉親們的聯系,他還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印在了急救車上。從此,只要鄉親們有了急病,一個電話,張記龍隨叫隨到。
 
    2008年的一個深夜,齊王寨村村民牛栓喜的妻子突發腦出血,情況十分危急。接到電話后,張記龍摸黑沿著崎嶇的山路趕到了位于半山腰的齊王寨村。由于搶救及時,牛栓喜的妻子保住了生命。“一打電話,張醫生開著車就來了,趕緊把我妻子送到輝縣市醫院。要不是他,我妻子就不行了。我們全家都很感謝張醫生。”牛栓喜告訴記者。村民告訴記者:“張醫生出車給我們看病都沒有收過費,都是免費的。”“我最多的時候,往縣城一天跑過三趟,往新鄉市跑過三趟。我統計了一下,有一個月最多的時候去縣城、新鄉共21次;一年有90多次。”張記龍說。
 
    時間長了,鄉親們都認識了張記龍和他的120。他的急救車也被鄉親們稱為“救命車”。鄉親們的需求和支持,也讓張記龍信心倍增。他還打算退休前,為衛生院再添一輛急救車,這樣就可以轉送更多的病人。
 
    記者感言
 
    堅守深山20年,支撐張記龍的除了對深山鄉親的眷戀,更多的是對醫生這個職業的熱愛。當地百姓爛熟于心的那個急救號碼是張記龍特意為自己家申請的固定電話號碼。這個號碼挽救了無數個大山里的生命,讓醫生和患者之間有了愛的橋梁。那些索要患者“紅包”或開出“天價”藥方的醫生,是否能夠想一想深山中的張記龍呢?
  
    公共責任意識:平凡人的不平凡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張記龍和他略顯簡陋的救護車,在當地人看來,就是大山深處的 “健康守護者”。20年間,我們無法計算張記龍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也無法丈量他究竟走過了多少漫長的路程,唯一能夠看到的是他純真質樸的心靈。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相互之間的關懷就變得越發不可或缺。這就需要建立一種公共責任意識來規范個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待他人的態度。這種被稱為“第六倫”的倫理已經超越了敦親睦鄰的境界,把愛與責任都提升到社會合作的層面,提升到個人在群體中的存在價值,提升到人與人之間互為依存的理想境界。
 
    “錢對人來說很重要,但有時候你不能把錢看得太重了。因為醫生是個很高尚的職業,你把錢看得太重了反而什么事都做不成。”張記龍所做的工作看似平凡而瑣碎,但是在這平凡的背后,涌動著的是張記龍強烈的公共責任意識,而他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在被這種平凡感動著。當張記龍的急救車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救命車”的時候,何嘗不是其“醫者父母心”的直接體現?
 
    細節的魅力是無窮的,細節的感動是深遠的,細節的力量是巨大的。張記龍用自己默默的堅守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關愛他人、回報社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奉獻出一點愛心、一點時間、一點精力,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0-07-0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