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新鄉

品味牛永海的藝術人生

2014/7/25 11:00:03 點擊數: 【字體:

    文/徐立新

    我常常想象一個書畫家,他筆端流淌的墨汁,就像溪流一天天匯入大海的過程,融入大海的氣勢。正如古人所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一個書畫家可以謂之成功時,那些曾經涂抹過的墨水早已成為揚帆之下滔滔的江水。

    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凸顯,這是天賦,更是人為,有著說不盡的付出和努力。“靜水流深”,我常常想起這樣一個成語,多么貼切,多么深刻,多么親切的比喻啊!這不就是老子所云“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嗎?“柔能克剛”、“堅硬如水”謂之的正是人在路途上的功夫,只有一個刻苦修行的人才可能達到如此的境界。

    我想到我身邊的一個人,一個擔任著文聯行政職務,同時更以書法見長的牛永海。

    鋪展一張宣紙,蘸上所研之墨,凝神運筆,幾番回合,一幅蒼勁有力的書法躍然紙上。我不止一次地欣賞他的揮毫,那種凝神靜氣讓我對書法藝術更加崇敬。藝術是情感的宣泄。每次揮毫,筆鋒的旋律讓他獲得更多創作的沖動,一筆一劃滲透著古老文字的煙塵,見證著一個書家的功力。

    有時是寧靜地觀看,有時則是偶然地走近,和一位藝術家在一起是一種享受。從牛永海的書法中你不僅可以感受到沁人心脾的墨香,還可以得到更多人生的感悟與啟示。從他的書法中不難看到他學識、品行和內心的靜養,彰顯了一個書家虛懷若谷般的風度和滿腹才情的外嶄,傳遞了書家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書家行為的另一種延伸。我常常從他的鴻篇巨幅中看到一種風骨,一種山的韌性和山的峻拔,一種山嵐之氣在他的筆下氤氳,在留白處濡染。勿庸置疑,牛永海是一個從鄉村,從太行山腳下一步步走出自己風格的書法家,字里行間依然藏著山村、大山的奇峻和厚重對他的影響。字藏底蘊,這是一種磨礪,磨礪中的堅守和創新,一撇一捺都是功夫。可以想見,多少時日,他在枯燥寂寞中歷練,在書法的藝術天空中遨游,從此岸到彼岸,從丘陵到山峰,藝術的探索反過來為他瑣碎的日常工作注入了活力。工作是為了立身,藝術可以慰心,沒有影響,而是互補。

    學習傳統,但不拘泥,這就是藝術的生命。品讀牛永海書法作品,清冽如茶、其味雋永。比如他書寫的《道德經》五扇屏,近六千字,用筆瘦勁、提按分明、對比強烈,其章法如山泉汩汩流淌,賦予了作品更多的古樸與拙意。其線條用筆張弛,樸實篤厚,豪放與灑脫有度,充溢著激情和美感;既渾厚大氣,瀟灑俊逸,又剛凝遒勁,藏露相合,生氣勃勃,讀著令人蕩氣回腸,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他新創作的《圍爐夜話》力作,熔冶碑帖,率意沖淡,有宋人尺牘遺風,古茂直逼漢簡,這是牛永海書法與碑帖相結合的成功典范。其點畫方硬、厚重、蒼茫,既有金石之氣,又有刀刻味道;其結體方正、古拙,又不失生動、活潑,給人出乎意料的表現,是書家本質的心靈流露,是真正意義上的“書為心畫”;其章法打破常規的字距行距,時直時曲,聚散有致,錯落跌宕,猶如一曲委婉動聽的交響樂,令人賞心悅目。

    一個人的喜好往往是和自己的生命融在一起,一點一點都是凝結,都是凝注。創新使一個人的作品更有活力,要說到他的刻字了:在2013年春舉辦的新鄉藝術精品展上,一種形式新穎的刻字藝術拽住了很多觀者的目光,那種力度,那種刀工,那種曲曲彎彎,藏而不露又暗藏鋒芒的藝術表現手法,把一張張木板賦予了生命,讓觀者看到另一種生命的律動;立體的作品中好像藏著動聽的旋律,那些刻下的字在沉靜中躍躍欲試。這些年來他不但在書法上有更大的造詣,還一直在默默地鉆研刻字藝術,一次次在練習手腕上的刀功,在刻字的過程中結識了一批新鄉的刻字藝友,本著共同的追求和執著,倡導和發起成立了“新鄉市書法家協會刻字藝術委員會”,他引領的刻字隊伍在全省、全國乃至國際刻字展中屢次問鼎大獎,在省內外有較高的享譽度。2012年第九屆全國刻字藝術大展中,新鄉六位作者的刻字作品入展,2013年國際第三屆刻字藝術展中,又有五位作者的刻字作品入選,是全國入選作品最多的地市。以刀代筆,縱橫馳騁,隨時抒發一種創作的快感,以心手雙暢,刀郎氣清而愜意,這又是一個人的追求和大氣。看他磨在指縫間的老繭,強勁的手腕,握刀時筋脈呈現在視線之中,能感受到一個藝術追求者血液的流動,一筆筆刻在木頭上的字跡是從筋脈間流淌出來的心血。他的刻字作品分別在第八屆全國刻字藝術展、第九屆全國刻字藝術展、第十屆書法篆刻展、第四屆書法蘭亭獎和第三屆國際刻字藝術展中入選入展。人,活的就是一種銳氣,對生活,對人生,更是對藝術。

    無論是書法還是刻字,說到底都是情感的藝術,如果這些作品沒有揉進情感,你再努力也是書匠、畫匠、刻工而已。藝術的東西太刻意便失去了靈性,沒有靈性則沒有韻味,沒有動感,觀之寡淡;相反,如果作品注入了情感,就有了底蘊,就會有流動的色彩。

    和他相處,我喜歡他說話的語調與對人的謙和、親和,他表達立場和與人交流時的不慍不火,慢條斯理。他雖是領導,但從他談話里聽不出官氣。這可能還是和一個人的修為一個人的修養有關,那里邊依然有一個“藏”字,有一個人的個性,一個人待人接物、對待世界的態度。人和人接觸,實際上要的就是一種尊重,一種公正,一種平視,而不是狹隘的以權壓人和設置障礙,不是傲視,不是俯視,更不是鄙視。這樣,人和人的距離才能縮短,待人要的是一種真誠。“正德厚生”“厚德載福”,是他常常贈人的作品。從作品的內容,他言人言物的心懷可見一端。所以筆下才會更加的寬闊,才會行云流水,自然流淌。他的作品同時也具有一種溫潤的,舒緩的,淡遠的,不急不躁的氣息。和他在一起,常常有關于人生、關于人性之間的交流,我們常常在一起談到《道德經》《弟子規》《誡子書》等,他送給過我幾張碟片,都是關于傳統文化和道德修養的,讓我受益,也感動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心靈的關照。正是藏有這種情懷,他還倡議書法家們書寫關于傳統道德教育的書法內容,并在適當的場合開辦展覽,傳遞傳統文化,傳遞正能量。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學經典,2012年以來,他聯合多名中國書協會員共書國粹《弟子規》、《道德經》、《詩經》等,編輯出版了《經典傳承》、《大愛無疆》等書畫作品集,在市內經常舉行展覽,并以弘揚經典文化,開啟人生智慧為題,在學校、幼兒園等舉行了“與經典同行”贈書活動。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策劃、發動、組織書畫家自覺參加“大愛無疆·新鄉著名書畫家‘愛心包裹’捐贈”等慈善募捐活動,處處播撒藝術家的大愛。

    “術業有專功”,這么多年他在書法之路上的造詣,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個性;他心無旁騖,修為自我,達到了一種至高的境界;他的平淡澄凈,形成了他沉穩雍容的風格。

   他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這不是他擁有和繼承了什么財產,而是在他的影響下那個家庭充滿的藝術氛圍:他的愛人是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女兒、女婿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均在中央美院深造,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重彩畫學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作品分別多次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性大展;兒子學的是表演藝術,現為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已和多位名家同臺演出,成為曲苑新秀。

    書畫中蘊含的文化氣息,可能是確定其氣質、其品位的重要因素。一個書畫家、藝術家到最后拼得可能也是這種文化的實力。這些,我們在他的身上已經有了體會。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書法網(2014-02-2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張大千書畫作品辨偽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