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竹板快書,是封丘盲人程啟彬首創于開封,后演出于陜西、江蘇、安徽、河南的鄭州、焦作、新鄉、周口、封丘等地的稀有曲種。程的竹板快書有弦樂伴奏。程的四股弦為銅質弦鼓,音量厚實宏大。手中的四塊竹板,兩大兩小,大竹板不串繩,夾在左手中間;小竹板串繩后套在右手掌內。演出時有坐唱和站唱兩種形式,站唱時擊奏竹板、用四股弦伴奏。但一個人操琴演出時則為坐唱。程的竹板打的極為精巧,有一種嘟嚕板,打一下能引十余個伴音。
據張履謙《相國寺民眾娛樂調查》中載:“鄧華堂,民國九年(1920)學唱竹板快書,在相國寺賣唱”。據程啟彬的師兄弟吳啟海講,鄧用的是大板。鄧的唱腔也和程的不一樣。開封市王元倫回憶:“程打板最好,好似唱戲的板鼓,極象似炸料豆。程演唱時壓著嗓子,坐近者不嫌聒鬧,一、二百人也能聽清,程的竹板快書是自己獨創”。1955年開封市舉行首次曲藝會演,程啟彬以竹板快書《捉妖記》與墜子演員劉桂枝、高永紅,評書藝人紀萬春并列一等獎。程作為一個盲藝人,足見其竹板快書之技藝不凡。
程啟彬,善唱表現英雄豪杰的小段曲且,唱詞精巧文雅。程在晚年的藝術生涯中,又演唱了《五子爭父》、《呼延慶打擂》等長篇書目。
1951年,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錄制程啟彬演唱的傳統曲目和新編曲目二十多段,1952年,在省廣播電臺一周年紀念冊中,專門介紹了竹板快書和程啟彬其人,并將竹板快書前冠以“河南”。1956年,程啟彬回到封丘老家,妻子打板、他拉四胡,兩對唱,很受歡迎。以后程在封丘組織班子,巡回演出于許昌、開封等地。1982年程去世后,因其唱腔難以掌握,打竹板的技藝也難度較大,故而未有傳人,僅有墜子藝人黃明中能模仿演唱某些唱腔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