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畫像
北宋年間,有兄弟二人,平常能順口胡謅幾句歪詩,于是就自恃才高八斗,到處吹噓并揚言要跟當朝大詩人歐陽修比比高低。
這天,兄弟兩人出門,正是要去尋歐陽修比詩。剛巧,官任樞密副史的歐陽修,喬裝下鄉私訪,來到這個地方。
兄弟兩人走在路上,見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當然少不得即興賦詩。路前方一村邊,長著一棵開滿白花的梨樹,老大見了順口吟道:“一棵大梨樹,”老二接道:“兩個大椏巴。”
再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找不出詞兒來了。
兄弟二人又往前走,來到一條河邊,一群在岸上歇息的白鵝,看見來了人,嘎嘎地叫著跳到水里,往河的中間游去。老大見了順口吟道:“一群大白鵝,”老二接道:“撲通跳下河。”
再往下又沒有詞了。這時老大突然“哈哈”一笑,說:“二弟,有了!咱們何不拿這兩首半截詩,去找歐陽修老頭子,要他接著作。若是接不上來,或是接的不好,這普天下的詩人不就數你我兄弟了么?”老二說:“有理,有理!”說罷,二人又往前走,到了河埠頭,一條渡船橫在岸邊,一個老船翁在斜依櫓架打瞌睡。兄弟倆連聲招呼也不打,就一個箭步跳到船上,差點沒把老船翁閃下河去。
老船翁問道:“二位客官要過河嗎?”
兄弟倆齊聲說:“不過河上你這船作啥?”
老船翁不再作聲,咿咿呀呀搖開了櫓。
河水清清,波光粼粼。兄弟二人又來了詩興,老大順口吟道:“同坐一小舟,”老二接道:“去尋歐陽修。”
吟到這里,兄弟二人又沒詞了。
其實這擺渡老翁,正是喬裝私訪的歐陽修。他陡然聽到“去找歐陽修”一句,斜眼看了看這兩個粗魯莽撞的漢子,心想:他們要尋找我干啥?便打趣地向他們說道:“想不到二位滿腹好詩才呀!”老大聽到夸贊,楞著眼說:“你這擺船老頭兒也懂得詩?”老二說:“若不是滿腹好詩才,還不敢去尋歐陽修老頭兒比詩呢。” 歐陽修聽罷不由哈哈一笑說:“我這愚鈍老漢,不敢稱懂詩,倒是想聽聽二位找歐陽修如何個比法?”老大說:“俺兄弟倆一路上加上剛才上船時作的半截詩,合起來就有三首半截詩了,要讓歐陽修給接出下半截。他若能接好下半截,就算和我們平起平坐;若是接不上來,或是接得不好,往后天底下就只有我們兄弟倆能稱得起大詩人啦!”
歐陽修見他們兩人口出狂言,心里頓覺好笑,說:“二位剛才的兩句,老漢已經領數,實為耳目一新。但不知另兩首半截詩,能否也讓老漢鑒賞一番?”老大說:“你夸我們好詩才,算是有眼力,看來你對詩也懂得一點。老二,你就說給他聽聽,也好讓老頭兒長長見識。”
老二搖頭晃腦,把路上的四句分作兩句一首吟哦了出來。
歐陽修聽罷,差點沒有嘔吐出來。老大說:“老頭兒,聽出味兒了吧?”
歐陽修說:“我不光聽出了味兒,還能湊和著接出下半截呢。”兄弟倆搖頭晃腦地說:“那就請你接出下半截吧。”歐陽修說:“二位休要見笑。容老漢先把第一首誦上一遍:
“一棵大梨樹,
兩個大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