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夏莊有個姓肖的年輕人,腦子活,好胡七八想,他想:“人,一天要吃三頓飯,多麻煩,做飯、吃飯,刷鍋、洗碗,時間占去一半。要是吃一頓飽幾天,有多好哇!”可到哪去找這樣的糧食呢? 他想啊,想啊,見人就問:“哪有吃一頓飽幾天的糧食?”誰也說不出來。 一天大老早,他挎著糞筐去拾糞,霧天霧地里碰著一個白胡子老頭。他又問:“老人家,你知道哪有吃一頓飽幾天的糧食嗎?” 白胡子老人看看他,也沒吭聲,用手往南一指,走啦。 年輕人信啦,對著白胡子老頭瞌了個響頭,回家做了半布袋饃,就背著干饃往南找。 他爬過好多山,趟過好多河,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了沒有人煙的天涯海角,啥也沒找著。他傷心地哭了一大場。擦擦眼淚一看,前面一片霧蒙蒙的好莊稼。想問問這是啥,莊稼,不見一個人影,想掐幾穗帶回,主人不在又不能動手。 為了等主人,他又坐在地邊等了七天七夜,還是不見一個人影。他正要往回走時,從莊稼棵里走出一個白胡子老頭,說:“小伙子,你要找啥子?” 姓肖的是個實性人,心里咋想就咋說。 白胡子老頭聽了笑啦,從懷進里掏出一個小布包包,說:“你把這帶回,一路不許看,到家后再打開。” 年輕人回到家里,打開看看里面到底是啥金貴東西。 小布包裹的里三層,外三層,裹了七八十多層,伸開一看,是百十粒有長芒的稻谷。他傷心透啦,想:“我吃了恁大的苦,就弄來這東西,太不值啦!”他把這些稻谷仍在屋后土堆上啦。 誰知第二年一開春,出了一大片稻苗,一發棵,就在香味。秋后收一大瓢,一聞,噴香。 年輕人舍不得吃,做種。就這樣,越種越多,一年一年的種開啦。因為它格外香,人們就叫它“香稻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