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吟詩的故事
2013/9/13 17:25:4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小陽山底下住有一戶人家,老兩口小兩口,老兩口也才四十多歲,小兩口自然都是二十出頭的人。上無老下有小,無拖無累,日子過的雖不寬裕,到也順心如意。
這天逢中秋大節,滿門團圓。老兩口老早備好了一桌酒菜,單等月出東山秋熱落去,一家人坐在清清爽爽月光下,好好的飲酒取樂。
糯米酒自家釀,又香又醇,剛剛落肚三杯,月光就從屋頂上灑了過來,滿院清輝。兒子讀過幾年書,一時詩興大發,提議說:“這清風明月,酒香菜美,不如各人作詩一首,助助酒興也享享那些文人雅士的風流。”
老兩口和小熄婦自然都什么沒說。
兒子想在爹媽和媳婦面前顯顯才學,故意刁難地提議說:“這作詩不象平時隨便說話,得有個格式。今天俺們每人作詩一首,每一首詩中都要帶上‘小小,方方,中央,來來往往’幾個詞兒,最后還要帶上《百家姓》一句”。
爹聽了有些著難,就說:“那你就先作一首俺們聽聽吧”。
兒子兩眼朝著房門內他的書桌上一掃,略作思忖,便張口吟道:“小小書桌,四四方方,有紙墨筆硯放在中央,筆頭子來來往往,寫的是‘周吳鄭王’”。
下頭輪到媳婦了。媳婦學作丈夫,眼睛朝房門內掃了又掃,忽然有了,抿著口笑笑說:“小小柳筐,四四方方,有針線放在中央,針頭子來來往往,繡的是‘苗鳳花方’”。
剩下老兩口了。老頭子看看老婆子,老婆子看看老頭子,你讓我先作,我讓你先作,最后是老婆子先張口了,說:“小小灶臺,四四方方,有鍋碗瓢勺放在中央,飯勺子來來往往,盛的是‘奚范彭郎’”。
只剩下老頭一個人了,急的撓撓頭,說:“你們都按自己的活路作詩,我成年耕田種地在外,看不出有啥活路可以作詩”。
兒子說:“爹,你在家也常做活,就按在家做的活作首詩吧”。
這一句話提醒了老頭子,他往房門內拿眼一掃,有了,張口吟道:“小小牙床,四四方方,老婆子睡在中央,雞巴子來來往往,弄的是‘柏水竇章’”。
媳婦聽了,羞得捂著臉躲進了房內。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