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文化遺產 >> 物質文化遺產 >> 瀏覽信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2012/3/26 9:46:03 點擊數: 【字體: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徐畈革命舊址群,位于光山縣晏河鄉管圍孜村,是土地革命時期鄂豫皖省委所在地,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群的組成部分。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有文物保護單位25處,保護房屋367間,保護寨墻2千米,總體建筑座東面西,前后共有七進。四面原設寨墻,墻外設壕,寨墻四角設堡,四面有門,并各有一吊橋。寨堡、寨墻及吊橋現部分倒塌。徐畈在明末已筑堡成寨,為徐姓地主莊園,民居建筑全為磚木結構,群體組合是背依中心,面對四方,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具有濃郁的地方建筑特色。  
      
    徐畈,在1931年春至1932年9月,是鄂豫皖特委部分機關和中共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當時鄂豫皖蘇區除新集之外的又一政治中心,有“紅都”的美譽。1931年元月,光山縣蘇維埃政府及蘇維埃機關遷到徐畈,此后鄂豫皖特委一些機關如:組織部、宣傳部、黨校、保衛局、法庭、紅74師指揮部、干訓所、列寧小學等機關相繼遷到徐畈、許繼慎、徐向前、成仿吾、吳煥先、徐海東、高敬亭等領導人都先后在徐畈住徐畈住居工作過,紅軍在徐畈還自建了營房,領導開展農民運動,開辦干部訓練組,加強對工農干部的培養,組織農會宣傳隊,用各種貼近農民生活的藝術形式,宣傳土地革命,保衛蘇區。1930年10月,張國燾推行“肅反”擴大化,徐畈成為重災區,在這里專門建立了法庭、監獄,用來關押紅軍戰士,對他們進行殘酷打擊,無情迫害,先后有近千名黨的優秀兒女在這里被冤殺。1932年9月,隨著第四次反“圍剿”的失利,徐畈失守。徐畈作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之一,將近兩年之久,這里家家住過紅軍,戶戶支援過革命是名符其實的紅色堡壘。  
      
    現舊址群內的紅軍自建營戶,鄂豫皖政治保衛局、鄂豫皖特蘇監獄、中共鄂豫皖特委組織部、宣傳部、黨校、鄂豫皖邊區農會宣傳隊及徐向前舊居、徐海東舊居、戴季英舊居、紅軍井等仍保存并對外開放,還沒有鄂豫皖革命斗爭史陳列館,年接待游客約5萬人次。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
0
下一條: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上一條:沒有了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