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焰煒:“不務正業”的“汪老大”
2012/1/2 11:00:4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北京人離不開兩個市場,一個是南郊的新發地菜市場,一個是北郊的石門副食調料批發市場。兩個市場,河南人都占大多數,“汪老大”就是石門市場河南人的主心骨。
“汪老大”本名汪焰煒,“老大”之名,是受過他幫助的人給他起的。現在他有幾個身份:世佳焰煒工貿公司董事長、羅山縣總工會駐北京順義農民工總工會主任、信陽市駐順義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主任。
除了第一個身份是商人本職,其他幾個身份都顯得“不務正業”。
現年44歲的汪焰煒,出身羅山一農家,在兄妹6人中排行老大,從小就挑起了養家的重擔。1985年秋天,他揣著500元錢,闖蕩北京。自那時起,販過大白菜,賣過早點,運過生姜,曾掙下百萬財富,也曾因回家奔父親喪事而貽誤商機,重新一貧如洗。
不過,汪焰煒人緣好,肯吃苦,山東一家粉絲廠考察后,便把北京地區的總代理權給了他,隨后他一發不可收,獲得了全國39家副食調料食品在北京的總代理權,如太太樂、十三香、蓮花味精、老干媽辣醬等。“目前,僅十三香一個品牌,每月出貨金額就有70多萬元。”他說。此外,他還以“汪老大”為名注冊商標,生產50多種調味品,年出貨量達7300多噸。這為他帶來了滾滾財富。
7月4日,在北京見到他時,他并非為生意奔波。
“這幾天,我一直替石門市場里28家河南商戶和市場管理處談判。”汪焰煒說。據介紹,石門市場管理處以給這些商戶加裝鋁合金門窗為由,將每家月租金提高了2800元,而且已經收取了幾個月,門窗卻遲遲未裝。當商戶提出質疑時,管理處竟然帶著保安,提著棍棒去收取房租。
“本來這里面沒我什么事。”汪焰煒說,“但28家都是河南人,我得出面,而且市場管理處只同意讓我當代表談判。現在已經談得差不多了,租金要下降,鋁合金門窗一定要裝。”
三言兩語說完了這個事情,他又無意識地加了句話:“很多類似的事情,我必須親自去談。”
這是給相熟的人維權,那么,如果是素不相識的人來求助呢?“一樣幫,幫到底。”汪焰煒很堅定地回答。
據介紹:前些日子,29個農民工給汪焰煒打電話,說一個四川人劉某拖欠了他們11萬多元的工錢。經多方打聽,最終在密云水庫附近找到了劉某,汪焰煒便把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主任的聘書拿給他看,向他聲明不還錢就起訴,弄得他沒有辦法只有還錢。
“我的所有服務是開放的,認識不認識的人都能來找我,而且不收取任何報酬。”汪說:“平時名片一次印500盒,成盒向外發。很多農民工大事小事都找我,不光河南的,還有山東、河北、四川、山西等地的。”
在信陽電視臺去年拍攝的一部專題片中,羅山縣彭新鎮黨委副書記熊正宇介紹,2005年1月~5月,汪焰煒便為信陽農民工追回欠薪30多萬元。而據他自己估計,去年一年追薪有130多萬元,今年到現在已經追回40多萬元。
被問及投身維權事業的緣由,汪焰煒說:“我做維權已經有十七八年了,因為很多人是我從老家帶出來的,別人遇到了困難,我不能不管。”據河南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一位同志介紹,十幾年來,他已經從信陽帶出了18000多人。2004年底,他又成立了一家勞務服務公司,為家鄉務工人員提供可靠的用工單位。對介紹來的老鄉,他提供信息、資金,講解當地政策,辦理各種手續,打開經營市場,凡力所能及的,無不盡心盡力。現在,很多人做得比他還大,錢比他還多。
就此,他說:“以前只有我一個人有能力幫助別人,現在他們做大了,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就多了,這是個好事,我很高興!”
談及未來,汪焰煒直言不會放棄維權事業:“我現在不缺錢,要做的就是豐富自己的生命。一個人要有良心,要熱愛生命,但有給予才有回報,給予越多,生命才能越豐富。”(原標題:汪焰煒:“不務正業”的“汪老大”)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200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