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當代信陽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信陽

服務河南人,他榮獲廣東“十杰”

2013/6/3 14:22:09 點擊數: 【字體:

服務河南人,他榮獲廣東“十杰”
 
■2012年12月,張以山(前左)獲得“廣東十大杰出青年”。

服務河南人,他榮獲廣東“十杰”

■大年三十組織河南老鄉包餃子,已成為張以山策劃的最溫暖人心的活動

服務河南人,他榮獲廣東“十杰”

 

  熱鬧的馬路邊,一處不起眼的辦公場地,門頭寫著八個字:熱心,細心,耐心,愛心。上班時間有些特別:9:00——21:00。這里,不是人們通常見到政府部門,而是一家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社會組織:珠海市新豫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該中心主要以服務河南籍在珠海的務工人員為主,現有6名專職人員,清一色河南老鄉。每個人辦公桌前,都有一幅從網上打印的河南地圖。

  所有這一切,都跟一個看似普通的中年人有關,他叫張以山,河南光山縣人,現任共青團河南省委駐廣東團工委副書記、珠海市新豫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總干事。他的最大心愿是讓在粵河南人生活工作得更順心,更幸福,也讓廣東社會更和諧。2012年12月,張以山獲得“廣東十大杰出青年”。今年5月,他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稱號。

  一個河南人,獲得廣東十大杰出青年,不簡單!

  一個社會組織

  促成河南新農合落地珠海

  2013年4月28日。珠海。

  河南省光山縣新農合辦公室副主任程波將報銷的4349元現金當場交給患者余文娥的女兒馮升霞,余文娥也因此成為首位享受到光山縣新農合珠海定點醫院直接報銷的患者。當天上午,前來咨詢的河南籍務工者絡繹不絕,多家媒體見證了這一熱烈場面。

  據程波介紹,現年66歲的余文娥因為膽囊結石,于今年3月31日到珠海中山醫院接受切除手術,共計花費8000元,需要報銷部分6123.45元。這在以前,報銷費用只有1000多元,而且十分麻煩,一是本人必須回家才能報銷,既耗時又耗錢;二是報銷比例只有55%。而已經購買了2013年光山縣新農合的余文娥,此次報銷比例卻可以達到80%,出院后拿到了實際報銷的4349元。她之所以能享受到如此待遇,得益于今年3月份光山縣新農合辦公室與珠海中山醫院達成的一項定點醫療合作協議,協議規定,珠海中山醫院收治光山縣新農合病人,患者出院的時候,院方先墊付報銷部分費用給出院病人,第二個月由光山縣新農合審核資料后,從新農合基金里面將報銷部分劃撥給定點醫院。

  珠海市河南籍務工人員達15萬人,其中光山籍人員近2萬人,這一措施的實施,極大地方便了光山籍在珠海務工人員,實現了該縣農民工在珠海就地看病、直接報銷,這在珠海屬首例,走在了廣東前列,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但可能很多人想不到,成全這件事的“幕后推手”,竟然是一個社會組織:珠海市新豫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新豫)!

  早在2010年10月,現任新豫總干事的張以山就回到河南老家光山縣,協調新農合在珠海的落地事項,得到了光山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光山縣新農合辦公室專門派人2次到珠海市考察了3家醫院,并最終與珠海中山醫院達成協議,光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工定點醫院正式在珠海中山醫院掛牌。

  張以山告訴新快報記者,河南新農合落地珠海,光山縣首開先例,接下來他們準備將這一惠及廣大河南籍外地務工者的形式逐步推廣到其他縣市。

  全省第一家

  服務外來工的合法社會組織

  今年是張以山到廣東的第十個年頭。2004年6月,當時正在光山縣一個鄉鎮當公務員的他,由于“不太適應官場”,毅然“下海”,南下廣東擔任光山縣委組織部駐珠海黨支部書記,“其實這只是一個名頭,沒有工資,沒有經費,一切全靠自己。”

  之后7年,張以山歷經磨難,卻始終難忘老本行:為百姓服務。其間,他組織各種志愿者活動,設法為在珠海河南籍務工人員服務,漸漸在當地河南人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望。2011年11月,在共青團珠海市委的幫助下,張以山注冊成立珠海市新豫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擔任干事長、法人。辦公地點設在河南籍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香洲區前山鎮。

  張以山的新豫成為2011年6月10日廣州“增城新塘事件”后,廣東首家專門服務外來務工人員的樞紐型社會組織,也是全省首個有“合法身份”的服務外來工的社會組織,因此,一“出生”即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期待。

  而張以山也不負眾望,中心成立后,即開設包括豫籍務工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法律咨詢維權(邀請6位河南籍律師代理各類侵害農民工權益的案件)、身份證居住證辦理、珠海市惠民政策的宣傳推廣、志愿者活動等服務項目,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服務活動:關愛務工女性免費健康檢查活動;在粵務工青年學雷鋒系列活動;舉辦首屆河南籍青年相親交友活動;為外來務工子女舉辦快樂兒童節活動,140名孩子參加;聚集河南籍務工人員端午節集體包粽子;組織務工人員子女舉辦朝陽快樂營活動;舉辦“請農民工吃頓飯,河南在珠海務工創業青年中秋聯誼會”活動;組織50名在珠海河南籍老人舉辦“幸福重陽節”活動等。

  這些活動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大大提升了新豫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利用新媒體

  91個QQ群讓他一呼百應

  為了結識更多的農民工,了解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張以山先后加入了91個與外來務工人員有關的QQ群。這其中不少是他本人建的,覆蓋了2萬名河南籍老鄉。而他剛到珠海的時候,卻是一個連什么是QQ都不知道的電腦盲,如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他都在使用,“任何新東西一出現我馬上就學,你要與這個群體打交道,就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張以山手機里,還儲存了2000多名老鄉的電話號碼,時不時他會打一個電話,一個簡單的問候,讓對方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每開展一個活動,張以山都會利用手機短信、微博、微信、QQ群、網站等發布消息。“2012年夏天,我們曾舉辦過一個救助上不起學的孩子的活動,由于我曾經在珠海河南商會工作過,積累了200多位在珠海的豫籍企業家的資料,我就給這些企業家群發短信,一般每次都會有熱心人士回短信,對我來說,只要有兩三個人回短信就是件好事。這次,我們在河南籍企業家中募集了1.3萬元善款,解決了那個孩子上大學難的問題。”

  社會組織的競爭

  就是看誰有實力

  張以山坦承,作為社會組織,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經費。“沒有經費,你就難以生存。生存不了,再談理想壯志,就失去了意義。”

  他談到這么一個細節:一位上級領導到新豫調研,他剛匯報了中心的一些做法,對方就打斷他的話,問了一個直指要害的問題:“你的經費問題怎么解決?”張以山坦言,“從上到下,都知道這是問題的關鍵。”

  張以山介紹,新豫成立后,他也很快遇到這個繞不開的問題。“房租、水電、人工等幾項加起來一個月就要1.3萬元左右。3個月過去,我原來的那點積蓄已彈盡糧絕,很多重要的事情做不成,團隊人心浮動,我很是著急。”

  2012年2月3日,時任共青團珠海市委書記的趙偉媛到新豫調研,得知張以山面臨的困境后,“給我批了4萬塊錢,讓我做項目,真是雪中送炭。”

  趙偉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談到,在扶植社會組織參與青少年服務事務時,珠海市團組織遵循的是“養事不養人”原則,通過購買服務、把相關工作項目交由其承辦的方式扶持社會組織自身發展壯大。同時借鑒香港社團服務社群的先進理念,放手讓這些社會組織獨立運作,業務上接受團市委的指導和監督,具體工作由其自行決策、運作,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

  本著這種理念,2012年,共青團廣東省委和珠海團市委通過幫助新豫參加“南方公益志愿大講堂”和“南方公益廣交會”等活動,使新豫先后得到7萬元的資助。新豫還獲頒廣東“重點培育社會組織”牌匾,得到3萬元扶持培育經費及孵化培育等支持,并被珠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列入首批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目錄。

  今年,新豫爭取到省財政廳專項扶持社會組織的項目,拿到了20萬的款項。

  盡管如此,張以山依然輕松不下來,“你怎么知道明年還能爭取到什么,爭取多少,可能你一分錢都爭取不到,到那時,你怎么辦?”

  或許正是出于這種擔憂,新豫一直在謀劃“創收”,通過辦證收取一定的費用,“我也賣一些河南的土特產品,還準備申請辦一個火車票、汽車票、景區門票的代售點。”

  張以山常說一句話:今后社會組織的競爭,就是看誰的實力最雄厚。實力,包括資金和團隊。你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能干事,干成事,才能成就未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快報(2013-05-1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兩畝綠豆賬”逼出個家具大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