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龜池的傳說(2)
2013/9/10 9:20:23 點(diǎn)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烏龜要去西天門、南天門、東天門疏通,臨行前,伏羲慷慨地答應(yīng),只要白虎、朱雀、青龍同意放行,他能會(huì)見女媧,他就封諸位為人間人心向往的圣神。
烏龜做事很利落,完滿地買通了白虎、朱雀和青龍。因此,伏羲悄悄地進(jìn)入了天宮,在廣寒宮里會(huì)見了女媧。
廣寒宮里,兄妹相會(huì),說不盡的思戀情,道不盡的人間事,伏羲見女媧這樣清寒和孤獨(dú),規(guī)勸女媧逃離廣寒宮,返歸人間。這哪能啊!女媧告訴伏羲,天上是天帝的天宮,天下天帝同樣管得了,誰敢違犯天帝的律條?無奈何,伏羲只好孤身一人返歸天下。
伏羲要去了,女媧囑咐伏羲道:“哥哥,咱兄妹相會(huì),多虧烏龜周旋,你說的話一定要算數(shù)。男子漢拳頭上立得起山,胳膊上跑得起馬。”
伏羲點(diǎn)點(diǎn)頭說道:“女媧妹子,你放心。”
這時(shí)候,烏龜趕來。原來,烏龜找了青龍等諸位大圣,邀他們一齊下凡走一趟天下。青龍說,人的話靠不住。白虎說,人用你的時(shí)候,舌頭是非常甜的,用不著你的時(shí)候,舌頭就變成了殺人刀。朱雀說,人間比天宮美,這不可能,再說,如果天帝知道了,那要受到嚴(yán)懲的。不如讓伏羲供奉咱四圣為人間人心向往的圣神罷了,人連吃物都吃緊,哪能讓咱吃氣、喝氣!只有烏龜不同意,他要下凡走一趟,嘗嘗人間氣味。
烏龜要啟程了。青龍、白虎和朱雀都來送行。
白虎先開口道:“烏龜兄,你要下凡了,臨行前我奉送一句作為贈(zèng)言:老實(shí)吃虧。”
青龍說:“ 烏龜?shù)埽乙卜钏鸵痪洌憾嘞氤鲋腔邸?rdquo;
朱雀說:“烏龜兄,小弟也送一句:好即是壞。”
烏龜說:“我全記下了,后會(huì)有期。如果人間真好,我再帶三位下凡不遲。”
烏龜話音剛落,白虎對(duì)著烏龜連吹三口白氣,氣到意到色變,烏龜成了白龜。
烏龜環(huán)顧自身,吃驚地問道:“白虎弟,你施什么法術(shù),讓我變成這個(gè)模樣?這是為什么?”
白虎說:“烏龜兄,不,從現(xiàn)在起,應(yīng)改叫白龜兄了。你可知道,上天下地,上陽下陰,你這烏龜?shù)搅巳碎g,當(dāng)然要成白龜了。要不,豈不違了天數(shù)?”
青龍,朱雀也覺得有理,烏龜只得認(rèn)可。從此有白龜了。
白龜來到人間,見山山水水一片美景,四面八方歡聲笑語,深感人間自由可愛。一天一處,日日游山玩水,心情非常高興。伏羲讓白龜吃喝人身蘊(yùn)藏的寶氣,不過數(shù)日,白龜返樸歸真,而且自知陽壽已高過萬年(所以,至今稱龜為萬年龜)。
以心換心,白龜見伏羲這樣信諾,白龜說:“伏羲,你這樣侍奉我,我實(shí)在過意不去。我見你的子孫打獵常常夜里迷向,好吧,我為天下人定向,以天象昭示。”
伏羲說:“多謝白龜大圣。”
白龜說:“我在天宮,居北方鎮(zhèn)守,以玄武星呈現(xiàn),那方即是北方。知了北方,相對(duì)的即是南方;知南北方,便知東西方了。”
白龜獻(xiàn)玄武星定向圣策,從此天下以玄武星為天數(shù)璇璣,夜里定了北方;知了四方,一直流傳后世。
每天,白龜吃喝人身的寶氣,每日必須有數(shù)百人供呼從吸。這些供過氣的人,盡管表面如初,可是,實(shí)際上已喪失了元?dú)狻馐菧嗐鐚殮猓幒枴0斎绱顺苑ǎ藴I打心里掉。但是已諾言在先,也沒有辦法。
白龜本是天神,又吃喝了人間這么多人間寶氣,上知一萬八千年,中知一萬八千年,下知一萬八千年,至于伏羲的心事,白龜心清如水。神索人,必賜人,神索必還。白龜給人的三條,兩條已經(jīng)做了,還余下一條:給天下文明。
有一天,白龜對(duì)伏羲說:“伏羲,我吃夠了人間寶氣,喝足了人間寶氣,我要靜心在人間修煉了。”伏羲說:“白龜大圣,你對(duì)人類的大恩大德,人間百代不忘。你盡管吩咐,伏羲照辦得了。”
白龜說:“我不想攀高山,不想入大海,不想進(jìn)深林,只想在你的都城宛丘湖里修煉。”
伏羲說:“只是湖小池淺,難容大圣貴體。”
白龜說:“山不在高,有神則靈;池不在深,有神則圣。池小但氣度恢宏,天難包,地難容。”
白龜如此要求,并不過分,伏羲豈有不同意的道理!
于是,伏羲親自動(dòng)手,與子孫們一夜之間,在宛丘湖中修建了一個(gè)中間圓圓,四周方方正正的白龜池。天,圓;地,方。圓,為天形;方,為地象。池剛建好,一道銀光,白龜便入池靜修去了。
伏羲得龍馬河圖,九九十一天也沒弄通。有一天早晨,白龜突然出水,靜臥在伏羲面前。伏羲朦朦朧朧里,合陰陽,想龍馬,思河圖,仰觀俯察,仿白龜龜紋,天機(jī)盈目,一畫開天,畫出了八卦,白龜又沓然消失了。
多少年,不,幾千年,誰也沒有再見過白龜。有人傳說,白龜入池隱修去了;有人傳說,白龜升天了。至于誰說得對(duì),誰也說不清。在宛丘,數(shù)千年來,只留下一個(gè)白龜池的美麗傳說。
伏羲大仁大義,依自己諾言,在人間供奉麟(白虎)、鳳(朱)、龜、龍為四靈,封龜為萬年龜。玄武居北,至今華族仍虔誠面北叩首磕頭。
白龜深藏宛丘湖,乃是千古謎。白龜是龍族,人又稱龍龜。宛丘(淮陽)是伏羲的故都,因此,后人又把宛丘湖稱之為“龍湖”。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