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魏新是周口鄲城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博士,F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方正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正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正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方正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等。2005年集團銷售收入245億元。
【服從組織決定】
初見魏新,給人的印象是:軍人的威嚴與干練,學者的儒雅與睿智。
魏新1982年畢業于北京鋼鐵學院。上大學前他在部隊當兵時已成為中共黨員,入校即當了團支部書記。1988年在北京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漸成為業內專家,1992年起在北大開設教育經濟學、教育研究過程與方法等多門研究生學位課程。1994年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其后赴美國深造。1999年起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擔任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經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理事,以及世界銀行、歐盟、英國DFID、亞洲開發銀行的中國教育項目專家與顧問。學術事業如日中天。
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北大領導層要調魏新去方正集團任職。
按魏新自己的設想,這一生是要專心致志做學問的。本來教學上得心應手,在教育經濟學上潛心研究十多年,已頗有造詣,居該研究領域的權威地位。正干得順風順水,忽然轉行要管理企業,他真是難以割舍。
魏新說,那時已經40多歲了,在北大當一個名教授相當舒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又是許多國際機構的顧問,收入也很好,真的不想改行。可是這是組織安排,對于他而言,也唯有服從。魏新說,他明白自己必須以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重,必須服從組織的決定與安排。
【插曲一】
服從組織的決定與安排幾乎就是魏新的為人特征。
這個特征伴隨魏新的成長延續至今。
從1972年起,魏新當過5年兵。有一個星期天的清晨,大家還在睡夢中,突然緊急集合,并要求荷槍實彈。連長、指導員跑過來說,汽車團出了意外,有人殺了人,并開車逃竄,還帶著250發子彈和5支沖鋒槍。命令魏新等人去設卡。
關卡設到一個山腳的路中間。其他人埋伏在路兩邊,槍上膛。領導決定讓魏新到馬路中間截車?吹杰嚲鸵^去攔下。
任何一輛過往的汽車里都可能有手持沖鋒槍的案犯。
魏新說,他不害怕,他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槍又都是上膛的。組織上派他,是信任他,認為他反應敏捷,再說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嘛!
后來的結果是,案犯的車子到底沒敢開過來,在距魏新關卡老遠處拐到祁連山里面,餓死了。
【國家利益和老百姓利益】
日前,記者在北大方正總部見到了魏新。握手間,魏新目光如炬,淳樸剛健。
我們從魏新辦公室墻上的墨寶聊到了比爾·蓋茨家墻上莫奈的畫:4月份他參加了吳儀副總理率領的中美貿易團,也參加了在蓋茨家迎接胡錦濤主席的宴會。
魏新帶領北大方正與微軟簽署了正版Windows體驗計劃的合作協議。這是他們作為微軟戰略合作伙伴單獨簽約的,與微軟達成采購微軟正版軟件的框架備忘協議,簽訂了兩年內采購金額為2.5億美元的合約。
盡管方正公司很大,但2.5億美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談到這筆巨資,魏新說,目前我們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家需要一些措施協調中美貿易關系,也需要具體的行動展示我們對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作為企業應該響應國家決策,根據需要做出應有的支持。這里體現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國家利益。
魏新說,企業最直接的目的是盈利,但不能將此作為唯一的目的。企業的目標和利益要與國家、人民、社會的利益相一致,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總體利益,這樣才能獲得企業的長久發展。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自覺地、有意識地將企業自身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已作為方正人的最高準則。他們憑借高超的談判技巧,促使微軟壓低價格,把近2000元的操作系統,降到老百姓能接受的線上。
魏新說,我們首先想的是國家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不去貪圖個人的利益,不去搶占別人的利益。
【插曲二】
不去貪圖個人的利益,不去搶占別人的利益是魏新自小養成的美德。
魏新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他去買東西。在菜市場上,媽媽想知道東西好不好,比如杏仁、花生之類,她要嘗一下才買。大人嘗,小孩想吃也嘗。結果魏新剛伸手就被媽媽打了一下。媽媽說:這個東西你不能嘗!魏新說,你怎么能嘗?媽媽說:“我嘗是決定買不買,你嘗又不是決定買還是不買。嘗一個,人家就少一個,你不是占別人便宜嗎?怎么能占別人的便宜呢!”
自此,魏新不占別人的便宜,總想著別人的利益。
【時鐘理論和企業文化】
魏新認為,企業文化是整個員工行為習慣的總和,為了企業的發展,必須確立一組與企業發展宗旨相符的理念和規范,并將這種規范形成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一方面,企業文化的形成有賴于有組織有規律的教育和灌輸;另一方面,要借力于激勵和懲罰措施。他提出一個時鐘理論:造一個時鐘比找一個報時人更好。有一個鐘表在,想知道幾點了,一看就知道。如果找一個報時人,坐在那里,所有人要過來問“幾點了”,他就告訴你幾點。但這個人,要吃飯了、要上廁所了、哪天死了不在了,怎么辦?所以靠人治不行,要造一個時鐘,靠機制和制度。
魏新就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做起,完善了集團對下屬公司的管理、對財務的管理、人員的管理、資金的管理以及投資管理。使方正從松散得還帶著大學學術味道的管理,變為規范化的現代企業管理,成功地由校園文化過渡為企業文化。
【用創新引領發展】
在對業務及管理架構整合之后,方正集團取得了良好業績。在堅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市場開拓創新的思想指導下,方正電子出版系統,廣電制作、播出和編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諸多產品,市場占有率持續處于國內外前列。“用創新理念引領企業的發展”已成為魏新堅定不移的選擇。
“網絡出版技術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同時,在網絡出版領域建立我國自主標準與技術體系,有助于改變我國在高科技領域主要依靠國外技術、專利、產品的被動局面。”魏新說。
如今,方正又有了新的自主創新成果:數字版權保護技術(DRM)。
這是方正繼激光照排技術后的又一項重大技術突破。這項技術可以嚴格控制電子圖書的閱讀期限、次數,不經授權,不能將電子圖書復制,也不能打印。因為它可以保護重要文件資料不被拷貝,這項技術還廣泛適用于政府公文系統。
以此技術為核心,方正開發了Apabi電子書系統。這一系統已被1200家圖書館、450所大學采用,紐約公共圖書館、英國愛丁堡大學圖書館都使用了這一系統。目前方正已擁有版權保護意義下的圖書21萬種。
專家點評 : 魏新的成功經驗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孔玉芳
作為學者型的企業家,魏新的突出特點是熱愛集體、熱愛祖國。記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樸實的生動的魏新。這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河南人,在他身上體現了知識分子熾熱的愛國、報國情懷,體現了企業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自主創新、振興中華的濃厚的民族意識。
魏新的人生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他恪盡職守的忠厚和誠實守信的忠誠。忠厚、忠誠是河南人的特質,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構成。
魏新在工作上、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我們為之高興,為之自豪。他對事業孜孜追求,創造性的工作業績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魏新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年輕人創業一定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報效祖國要有報國之志,又要有報國之才。指導思想正確,學識淵博豐富,干事能力強,對國家對集體的貢獻就大,個人的成就也愈見輝煌。(原標題:在京創業河南人 北大方正董事長是咱周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