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當代周口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周口

《河南人在北京》郭清-燦爛于打工群體間的俠骨柔情

2012/9/5 11:16:28 點擊數: 【字體:

 
    最小的案件標的只有2000元,高的也只有2萬元。在這些不起眼、得不到名利的小案件中,挺著大肚子的在京河南人郭清,開始了俠骨柔情公益律師生涯。損失了三輛“大奔”之后,在不畏艱難的執著堅持中,做了母親的郭清,孕育出了被譽為中國第一套為打工者服務的“掌中寶”叢書。

    □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 奚春山 特約通訊員 于宙 楊永/文圖

    【人物檔案】

    郭清:出生于周口項城,1995年從家鄉考入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正式在北京做職業律師,F為北京國清律師事務所主任。從2009年起,開始從事公益法律服務,辦理了1600起涉及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的官司。

    ○老公的“特殊貼補”

    8月23日下午,在河南省駐京辦工作人員的指點下,原籍信陽的在京務工人員吳先生,來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主樓二層,在這里有一個專為在京河南人服務的機構——北京市河南務工創業人員法律服務中心。

    2005年,吳先生為北京某國有企業承接了一項工程,但一百多萬元工資款,對方一直沒有支付,墊付工資的吳先生想過采取堵門扯橫幅的方式來“維權”,但在駐京辦工作人員的勸說下,他決定走法律途徑。

    法律服務中心主任郭清不收一分錢的承諾,讓吳先生非常感動。按照北京的律師行業收費標準,這起標的一百多萬的官司,一般要收取10多萬的律師服務費。

    但支付10多萬律師費有困難的吳先生不知道的是,作為主任的郭清,其實也很“差錢”!

    為了建設這個法律服務中心,公益律師郭清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租賃了48平方米的兩間辦公室,每月房租要6千元左右。

    而當時,就連房租的支付,郭清都覺得力不從心,為了幫她,在交通部工作的老公,每月還要貼補她一半房租。

    ○打工者家人的三個響頭

    郭清還有一個職務,是北京國清律師事務所主任。她說,自己采取的是“劫富濟貧”的公益模式:拿事務所賺到的錢,貼補法律援助中心的公益事業。

    郭清走上公益律師之路,也屬偶然。1995年,她從家鄉周口考入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取得律師執照開始執業。那時的郭清,滿懷憧憬,打算做個名律師,但一起指派的官司,讓她開始接觸外來務工人員這個群體,并和他們結下不解之緣。

    2003年夏天,年輕的律師郭清受司法局委托,為一個一時糊涂,在北京搶劫了加油站的年輕打工者擔任辯護律師。

    這起案件的當事人,因為在加油站搶劫傷人、性質惡劣,被北京市的區一級法院初審判處了死刑。

    在經過兩個星期的艱辛調研后,郭清在北京中院成功地打贏了官司,保住了這名年輕打工者的生命,年輕人的父親,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在法庭上向她磕了三個響頭。

    這三個響頭,在郭清心中激起巨大的波瀾,她忽然覺得,幫助弱勢群體,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最有價值的事情”

    2009年3月,郭清已成為國清律師事務所主任,在首都也買了車、房,從事“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情”的機會隨之而來。

    當時,她所在的國清律所與共青團河南省委駐北京工作委員會簽訂了文件,國清律所將抽調專人,并積極吸納社會法律自愿人士,配合共青團河南省委駐京團組織,組建了“共青團河南省委駐北京工作委員會權益維護部”,擔負著河南100萬在京流動人口的普法教育,法律維權的任務。

    共青團領導不知道的是,當時的郭清,已有三個月的身孕,但她瞞著領導,和“孩子”一起踏上公益之旅。心疼她的母親和老公陪著她,一家四口開始進入在京河南人密集的工地、簡易民房。

    郭清說,自己也沒有想到,為外來務工人員維權竟是一件如此耗費精力和金錢的工程。三年來,宣傳單印了幾百萬份,為1600個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每個人都要律所出錢為他們復印案卷,派專業律師進行服務。

    外來務工人員也理解郭清的難處,在官司打贏后,有人掏出幾百元、上千元錢表示感謝,但都被郭清拒絕了,她說,這些血汗錢,自己真不忍心要!

    在外來務工人員的感謝聲中,國清律師事務所在北京朝陽區大屯路的寫字樓,從400平方米萎縮成200平方米。郭清說,同學、同行的寫字樓都是越來越大,自己的寫字樓卻越來越小。

     ○打工者的“掌中寶”

    對自己的業務水平,郭清有足夠的自信,她說,自己接的商業案件標的多在一千萬元以上,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公益事業,自己早開上“大奔”、住上別墅了。

    一年半以前,郭清毅然決定,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另行租賃了兩間辦公室專門從事公益事業。她說,以前公益和商業都在一間律所辦,引發很多高端客戶不滿,沒辦法只好再增加點成本。

    令郭清欣慰的是,自己家、老公家經濟條件都還可以,雙方父母都不用他們給錢。

    最困難時期,郭清想過賣車,但猶豫之后還是沒舍得。她說,律師沒有轎車,很多賺錢的官司都沒法接。為了省錢,在為外來務工人員辦案時,她重返大學期間的習慣,坐地鐵、坐公交,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今年5月,家鄉領導再次向她伸出了援手:5月10日上午,河南省駐京團工委與北京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在位處北京的河南大廈舉行“北京市河南務工創業人員法律服務中心”揭牌儀式。

    郭清說,在駐京辦領導協調下,從權益維護部到法律援助中心的升級,意味著今后她和團隊為外來務工人員維權辦案時的交通、打印文本等費用,將由司法局“埋單”。

    今年6月,中原家鄉的領導再次關愛郭清。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親自協調人民出版社,為郭清的“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叢書,制定了出版計劃。而這套叢書,是郭清和團隊在辦理1600起維權案件中的心得體會,被譽為外來務工人員的“掌中寶”。目前,國家新聞出版署撥付了500萬出版基金,列入明年的國家社科類圖書出版計劃。

    ■ 對話郭清

    從治標到治本的升華

    東方今報:1600起外來務工人員維權案件,是一個人在做還是團隊在做?三年來為此投入了多少費用?

    郭清:我是個帶頭的,做得多一些,大約占60%。具體一共花了多少錢,加起來,換三輛“大奔”應該沒問題吧。

    我這個團隊還有11名專業律師,有我們所的,也有其他所的知名律師,他們開著自己的車,放棄了賺錢機會,為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奔走維權,實際上是在傳達著社會的正能量。

    東方今報:從為個體打官司到為整個打工群體出書,這其中的區別在哪里?

    郭清:那位老人的三個響頭,讓我懂得了,在中產階層不斷擴大的今天,還有一個2億多的龐大群體需要法制的陽光。

    而出一套叢書的想法,始于兩年前,在辦案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維權案例,我感到有必要告訴外來務工人員,讓他們在打工中少點“麻煩”,而駐京辦領導也鼓勵我說,為打工者維權,是治標之舉,而出書為打工者服務,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 點評

    一樣的精氣神,不一樣的靚麗。在眾多的在京河南人當中,從挺著大肚子為個體打工者奔走維權,到孕育出指導天下打工者的“掌中寶”叢書,公益律師郭清以她的俠骨柔情,時時處處,都在透露著一種終極的人文關懷和擔當社會的“正能量”。

    點評人: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劉金山(原標題:《河南人在北京》郭清-燦爛于打工群體間的俠骨柔情)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2-09-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