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嫘祖是養蠶制衣的發明者,結束了遠古人赤身裸體、無衣可穿的蒙昧時代,是華夏文明的奠基人,被后人奉為“先蠶”圣母,與炎帝、黃帝生活在同一時代,同為人文始祖。
西平植桑養蠶歷史久遠。《大清一統志》記載:清代土特產“縑”出在汝南府西平。民間傳說在農歷三月初六嫘祖生日,每年這一天,十里八鄉的群眾便集聚到董橋村東1里處的顧莊舉行嫘祖祭奠活動,唱大戲、做壽面,為嫘祖過生日。
在西平民間還流傳著大量嫘祖植桑養蠶、繅絲制衣的故事,比較典型的傳說是嫘祖是九天仙女下凡,她降生時雖說是陽春三月初六,但狂風暴雨卻下了三天三夜,大水淹沒了莊田和村莊。西陵氏族首領聽信巫師之言,把嫘祖扔進了山溝,神鳥野獸救了嫘祖。長大后,嫘祖艷若天仙、心靈手巧。一天,嫘祖到蜘蛛山去采野繭,受到蜘蛛結網的啟發,在神鳥的幫助下,經過千辛萬苦,發明了養蠶技術。黃帝聽說到嫘祖的賢能大德后,便迎娶她作為自己的妻子,并封她為正妃娘娘。
特別是起源于嫘祖降生地的西平縣呂店鄉董橋村《嫘祖祭典》,其影響遍及西平縣城鄉,是西平縣民間祭祀嫘祖的典章。傳說,嫘祖的生日是農歷三月初六,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是新繭上市的日子,西平縣民間祭祀先蠶嫘祖分別在這兩天舉行,尤其是三月初六祭祀嫘祖冥誕的嫘祖祭典儀式,千百年來久盛不衰。
2007年7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成的“中國民間文化之鄉”專家組正式認定命名西平為“中國嫘祖文化之鄉”,并于當年10月隆重舉行“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國嫘祖文化研究中心”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