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山在傳說中是人根之祖——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人類的地方。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盤古去世的日子。據相關歷史資料顯示,為表達對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泌陽至少從南北朝時期起就興起了盛大的拜祭活動。隋唐時期,泌陽人對盤古的崇拜和祭祀已蔚為大觀。盤古廟由山門、大殿、左右廊房組成,盤古塑像頭上生雙角,方面大耳,身披獸皮,腰纏槲葉,赤腳坐在神壇上。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人們都會從四面八方趕到盤古山祭祀盤古,祈求盤古的保佑,求子祈福,這就是有名的盤古廟會。延至晚清,盤古廟在戰火中遭到毀壞,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得以重修,每年趕廟會者都有數十萬眾。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有數十萬之眾參加的盤古廟會,規模之大,撼人心魄。
在泌陽,至今仍保留有一整套關于盤古開天辟地的考古實物、神話傳說和域名體系,泌陽縣盤古山保存有盤古廟、盤古井、盤古墓、盤古樓、大磨、百神廟、甜水河等大量的考古實物,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關盤古文化的神話傳說和域名體系,具有豐富的盤古文化資源和深厚的盤古文化底蘊,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盤古圣地”。
近年來,泌陽縣盤古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規模也越來越大。2003年,泌陽縣確定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舉辦盤古文化節,迄今已連續舉辦了三屆。2005年12月1日,中國文聯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經過實地考察論證,命名泌陽縣為“中國盤古圣地”。泌陽縣盤古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開發由此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