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像
典源:《后漢書·范滂傳》
典故釋義:表示為正義事業(yè)勇于犧牲以及辭別親人時的悲壯情景。
范滂,字孟博,漢汝南確山人。少年時便被郡人稱贊,遂舉孝廉,踏上為官之路。官至光祿勛主事。當(dāng)時,東漢政治黑暗,宦官專權(quán),他們誣陷當(dāng)時的一些有品行、有知識的人為黨人(意為結(jié)黨營私),大肆抓捕,加以禁錮。
范滂因觸怒宦官亦被放歸鄉(xiāng)里。一天,郡里的司法官吳導(dǎo)接到朝廷命令,立即逮捕范滂。吳導(dǎo)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只好伏在床上痛哭。范滂很快知道了這事。他說: “一定是因?yàn)槲遥辉缸轿遥譄o法交差,所以痛哭。”他就同母親一起來到縣里的監(jiān)獄。縣令見了大吃一驚說:“天下這么大,逃到哪里不行呢?我們一起逃吧!”說完,縣令解下大印扔在一旁。范滂制止縣令說:“我死了,禍?zhǔn)乱簿屯辍:伪剡B累你和我母親呢?”說著他轉(zhuǎn)過身和母親告別說:“母親,孩兒去了,弟弟很孝順,足以供養(yǎng)你老人家,我與父親一起去黃泉走一遭,雖然生死不一,但各有所依靠,事情到此也無可奈何,不要太悲傷了。”母親撫摸著兒子,強(qiáng)忍悲痛說: “你為正義而死,自然會青史留名,我有什么遺憾呢?一個人既想獲得好名聲,又想享樂長壽,哪有這樣的好事!”范滂連忙跪在母親面前叩頭,他母親又說:“即使是我讓你做壞事你也不會做,但我讓你多做好事這不就是我們的造化嗎?”
過路的人聽見了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不久范滂被押往京師最終死在監(jiān)獄,年僅三十三歲。范滂之死,給天下人和中華文化史留下了一段千古絕唱。后人在評論東漢黨人時往往列舉范滂的義舉,稱其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顧,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歡其義,壯矣哉。
成語“范滂訣母”由此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