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駐馬店

民間藝術“絲弦道”

2013/8/6 10:26:48 點擊數: 【字體:

    “絲弦道”是一種以絲弦伴奏、坐唱為主的曲種,它以中州古詞為主體,并在發展過程中與鼓子曲互有借鑒和滲透。這個曲種發源于平輿縣,由清末民初的曲藝活動家、作家萬道同所創作。它屬于曲牌類聯綴體,主要的曲牌有陽調、滿洲等。與古子曲的曲牌名稱相同,但曲調不同。它演唱夾說帶唱,或者數板,有1至8人的演唱。演唱者既是演員又兼伴奏。主要的樂器有墜胡、四胡、琵琶、古箏、瑟。“絲弦道”的曲調、風格是多樣化的,有的是哀婉低沉、細膩抒情,有的卻很活潑俏皮、爽朗明快,非常流暢。“絲弦道”是一種坐唱形式的曲種,曲調古樸、柔美,旋律流暢,唱詞通俗生動。上世紀初,以平輿、汝南為中心,在整個豫南地區普遍流行。代表劇目有《小禿勸妻》、《李豁子離婚》等。民間藝術有很多其實都是別具風味的。通過特有的民間樂器伴奏,展示當地的風土民情,百姓的所思所想。

    “絲弦道”創始人萬道同,字惠清,號懶園,1880年2月生于平輿縣萬寨村一個有數百畝良田的書香之家。萬道同天資聰穎,16歲中了秀才,18歲被選拔為貢生,有“汝寧才子”之名。不久,他被任命為光山縣知縣。面對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危機四伏、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他拒不出任做官,隱居鄉里,廣泛結交梨園弟子、曲藝人才,不論門第高低、地位尊卑,皆視為上賓,迎至家中,共同操起他自備的種種中國樂器和西洋樂器,吹、拉、彈、唱、食宿全包。他親自動手寫曲,自演自樂,聊作消遣,以助雅興。他親自動手寫曲排練出了《二十四孝》、《小寡婦上墳》等曲藝作品“絲弦道”。一時之間,豫南知識界皆以能唱“絲弦道”為榮。民間“絲弦道”社團如雨后春筍,很快普及汝南、新蔡、正陽等縣城鄉。其鼎盛時期,僅汝南一縣就有“絲弦道”班組40多個,藝員350多人,其演藝活動也由原來的名人雅士的自娛活動逐漸走向社會、走向大眾,在豫南盛行。【原標題:民間藝術“絲弦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樂器行業網 2012.06.2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源于駐馬店的戲曲故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