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撤社改鄉,但作為紀念,保留了公社辦公地。我從參加工作起就開始收集“人民公社”這方面的資料,有的是從廢品站買來的,有的是從老鄉家里要的……我經歷了那個年代,我想把這些資料和歷史完整地留給后人。(本刊記者王勇采訪整理)
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8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人民公社化的速度和廣度都異常驚人:短短數月時間,全國74萬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組成2.6萬多個人民公社,參加農戶達1.2億戶,占總農戶的99%以上。最初的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的,但在1961年之后,生產職能開始退回到原來高級社,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人民公社只停留在管理和協調的層次上。雖然人民公社體制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生產力并不高,但該體制一直延續到1984年,對農村的社會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
口述者:周留栓
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鄉周樓村人,1945年生,親歷首個人民公社成立的全過程。現為“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義務管理員。【原標題:周留栓: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