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駐馬店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周留栓: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記

2013/12/11 14:46:12 點擊數: 【字體:

周留栓: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記

周留栓: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記
在人民公社,大家一塊種地,牲畜、雞鴨也是集體養。


    那年,我才十二三歲,在遂平縣周樓村上小學。那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說,“要合并大社了”。吃過晚飯,我跟我父母一塊去楊店街開大會。因為那時侯快農忙了,大會放在晚上開。路上遇到很多人,都是方圓幾里地的群眾,從四面八方往會場趕。

    剛到楊店街,就聽到鑼鼓喧天,有喊口號的,有敲鑼打鼓的。大會會場搭在寨河邊的大坑里,坑西邊沿著主席臺用竹竿挑著3個“夜壺燈”照明。會場一圈插滿了紅旗,還有標語。主席臺上,一摞摞的,全是群眾的“決心書”、“申請書”,都是爭先恐后要求入社的。當時,大概有一萬多人來開會,黑壓壓的一片圍著主席臺。我還跑到主席臺上看了看,很激動。 天快黑時,信陽地區行署專員張樹藩宣布:“嵖岈山農業大社正式成立。”頓時,人群像炸開了鍋一般,喊口號的、鼓掌的,鑼鼓齊鳴,聲音震天。

    “大社”由嵖岈山附近的27個“合作社”、9000多戶人家組成。“大社”成立之后,為了便于管理,領導就根據“中央有啥咱有啥”的想法,在“大社”里設了“農業部”、“商業部”、“財經部”、“公安部”、“林牧漁業部”、“工業交通部”、“軍事國防部”、“文化部”等機構。那時候成立“農業大社”是跟人家蘇聯的農業組織學的。過了不長時間,我們這模仿“巴黎公社”改為“公社”,后來改名叫“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

    成立公社,有一個重要背景,就是1957年我們這修建“下宋水庫”。當時參加修水庫的群眾有兩萬多人,水庫修好后要對整個水渠弄個規劃,好方便群眾澆地,成立“大社”方便統一規劃。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在人民公社成立之前,群眾過得都比較窮,地塊也比較分散,不好耕作。很多家庭缺少農業生產工具,沒法單獨干活。各個村的農民自發成立了一些“農業互助組”,互相幫助進行農業生產。譬如,你家有牛,我家有犁,三、五戶結合起來干,很方便。

    那時候,聽說要合并成“大社”,群眾都被發動起來了。鄉里天天組織大家游行,喊著“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的口號。每天夜里,人們都打著燈籠、舉著火把,鑼鼓喧天地鬧到天明,大家都盼著能早一點跨進共產主義。為了以實際行動迎接大社的成立,群眾自發除草、消滅麻雀,還準備了很多木材、銀元、銅等著捐獻。

    公社成立以后就實行了“軍事化管理”,建立了“棉花營”、“水稻營”,“紅薯營”等,設了“團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干活的時候給每個人分任務。當時,大家都是集體住宿,集體勞動。還有衛生所,看病都不用花錢。

    我那時候年齡還小,印象比較深的是在“大食堂”吃飯。剛開始,成立“大食堂”說是“為了把婦女解放出去”,后來就把各家各戶的鍋、碗、瓢、盆都交公了。干完活,食堂已經做好飯了,能直接去吃飯。我家就三口人,一共不到二畝地,一年下來收的糧食總是不夠吃,家里比較窮,從小沒吃過白面饃,吃的都是黑窩窩頭。家里的玉米、高粱,只有來客人的時候才舍得烙點饃。油鹽都舍不得吃。而“大食堂”的時候生活很好,有饃有菜,“四菜一湯”,也不要錢,比在家里吃得好多了。那時候,我媽常說“共產主義好啊,不用發愁油鹽醬醋了”。

    公社成立后,在土山村建了個小學,全社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小孩都集中在這個學校學習。我當時讀六年級,不交任何費用,全由公社出。每天上8節課,星期天休息。學習也不緊張,按照“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的“四同”原則上學。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下地薅草、逮蟲、插秧,上山撿礦石、煉鋼鐵等活動。

    人民公社的特色主要是“一大二公”:“大”主要是指人很多,幾千戶、幾萬戶集合到一起,地也多。“公”是說“消滅資本主義殘余”,比如自留地、自養牲口。人民公社成立后土地全部歸公,大家一塊種地,牲畜、雞鴨都是社里集體養。個人家里不準養雞養鴨——那時候家里的余糧都歸公了,也沒法養了。那時候,社員叫“勞動力”,上面是根據每個“勞動力”每天出勤多少,給你計算“工分”和發工資的。

    不過,大食堂的“好日子”時間并不太長,主要是后來浮夸風厲害,超過了幾倍、幾十倍的標準征購糧食。我記得日子比較好的時間差不多有半年多吧,慢慢就不行了,吃不飽飯了。四年后食堂便散伙了。因為吃不飽飯,群眾干活也不積極了,收入也低了,公社最后基本上剩下一個殼兒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2009年09月2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