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前后短短數年,雞公山近代建筑和其主人歷經劫難:開山第二人馬丁遜中毒身亡;開山第三人施道格染傷寒歸西;吳家大樓主人吳慶桐被刺殺;蕭家大樓主人蕭耀南歸西,其部將吞大煙斃命;頤廬主人靳云鶚兵敗逃跑;1926年~1927年,吳佩孚與國民革命軍混戰于信陽,人民慘遭戰禍,死者達3萬眾,人口銳減半數,開山第一人李立生死于非命。1938年起,日本占領雞公山達7年之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別墅主人紛紛逃離。據《雞公山志》載,至1945年11月,雞公山建筑物被拆毀40%,公房絕大多數四墻孤存,門窗樓板拆竊一空,諸多公共設施被損毀。
富貴榮華轉眼為浮云,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全文完)【原標題:“萬國建筑”印記各階層不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