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濮陽

顧——源于國名封號的姓

2016/3/1 15:20:58 點擊數: 【字體:


    顧gù——源于國名封號的姓

 

顧——源于國名封號的姓

    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云:“顧氏,己姓,伯爵,夏、商之諸侯,今濮州范縣東南二十八里有故顧城,是其地也,子孫以國為氏。又,顧氏譜云: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搖別封其子為顧余侯,漢初居會稽,亦為顧氏。”于此可知,顧姓起源有二: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末商初,出自今河南范縣;后一支形成于西漢初期,出自會稽(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市)。那么,這兩支顧氏具體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中國史稿》等書記載,夏朝有個諸侯國叫顧國,與附近的己姓昆吾國和彭姓韋國,都是夏朝在黃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東部的屏障。夏朝末年,商部落領袖湯率領軍隊攻夏,首先滅掉夏的屬國葛,接著又連續攻滅了韋、顧、昆吾等國,使夏朝處于正面受敵的地位,然后待夏桀完全陷于孤立境地時,在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之野大敗桀軍,滅掉夏朝。《詩·商頌·長發》歌頌湯王時稱:“韋顧既伐,昆吾夏桀。”就是說韋國和顧國已被湯滅掉,挨到昆吾和夏桀也接續滅亡了。亡國后的顧國王族子孫,散居全國各地,以原國名為姓氏,從此中國開始有顧姓。

    又據《史記·東越列傳》及顧氏族譜記載,越王勾踐的裔孫閩君搖,因佐諸侯滅秦有功,于漢惠帝三年(前192年)被封為東海王,都東甌(在今浙江永嘉縣西南);后來搖又封自己的兒子為顧余侯。顧余侯居住在會稽,其支庶子孫以其封號的第一字為氏,也姓顧,從而又形成一支顧姓居民。

    今江蘇省有顧山,地當無錫、江陰、常熟交界處,很可能因顧國遺民遷居而得名。據《新唐書·宰相世系》及宋人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顧氏“初居會稽,漢有顧翱者,事母孝,母喜食雕胡(即菰米。菰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池沼里,其基部肥大的嫩莖即茭白,穎果為狹圓柱形,即菰米,亦稱雕胡),徙居太湖。湖中自生雕胡,得以養母”。三國時吳國丞相顧雍之孫、晉司空顧榮之弟顧徽,居鹽官(今浙江海寧)。顧徽的10世孫叫顧越,任南朝陳國黃門侍郎;其孫顧胤,仕唐,任著作郎,封余杭公;其曾孫顧琮,武則天時任宰相。顧琮有二子:長子顧潤,任秘書郎;次子顧浚,任齊安太守。唐代還有虞部郎中顧云,為池州(今安徽貴池)人。另據有關資料,三國至唐代,顧姓一直是江東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職調遷等原因,顧氏不斷向南北各地播遷,至明代,不僅分布于今山東、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陜西、山西、河北、內蒙等地也有顧姓人居住。但是,綜觀顧氏家族史,從古至今,其發展繁衍中心卻一直在江浙一帶,因此,顧姓歷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蘇。例如:三國時吳國丞相顧雍,西晉時支持司馬睿的江南士族領袖、顧雍之孫顧榮,東晉畫家顧愷之,南朝梁、陳之間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元朝畫家顧安、文學家顧瑛,明朝武英殿大學士顧鼎臣、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清朝詞人顧貞觀、學者顧棟高、校勘學家顧廣圻等,都是今江蘇人;唐朝詩人顧況為今浙江人;五代南唐畫家顧宏中為江南人;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顧君恩為湖北人。

    在古代顧姓名人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在中國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顧愷之,和治學有突出成就的顧炎武。顧愷之,東晉義熙年間任通直散騎常侍,多才多藝,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其畫主要是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獸、山水等;畫人注重點晴。為建康(今江蘇南京)瓦棺寺所繪《維摩詰像》壁畫,光彩奪目,轟動一時。后人評其作畫是“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著有《畫論》、《魏晉勝流畫贊》等,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顧炎武,生活于明末清初,曾十謁明陵,遍游華北。他學識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對后來考據學中的吳派、皖派都有影響;在音韻學方面,有承前啟后之功;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

    在近現代史上,顧姓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涌現出的名人也比較多。例如:在史學界有顧頡剛,曾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主持標點《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等。在科學技術界有顧濟之,為《辭海》水利科副主編,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審稿工作;顧震潮,氣象與大氣物理學家,在數值預報、云物理、雷電物理及雷達氣象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研究,填補了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空白,對中國氣象預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新聞出版界有中國攝影家學會常務理事顧淑型(女);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顧均正。在文學藝術界有“鴛鴦蝴蝶派”作家顧明道;上海電影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顧仲彝;上海電影制片廠導演顧而已;著名滬劇演員顧月珍;女鋼琴演奏家顧圣嬰。

    從清代開始,大陸顧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進行開墾。近代以來,又有一些顧姓人離別故土,走出國門,徙居海外,不斷開拓新的事業,以求有更大的發展,現主要分布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及歐美一些國家。

    姓氏書列顧氏的郡望有:武陵、會稽。這是說魏晉至隋唐時期,顧氏是這兩郡顯貴的家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武陵郡的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會稽郡的治所在今浙江紹興縣。

    顧氏的堂號為三絕堂,出自東晉畫家顧愷之。顧愷之多才多藝,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其后裔因以為堂號,即“三絕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顧姓列為當今中國第81大姓,稱其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25%。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將顧姓列在第89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顧姓分布很廣,以江蘇、浙江居多,這兩省顧姓約占全國漢族顧姓人口的60%。顧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清代貴州貴陽定番州土司為顧氏;清代滿洲人有顧姓,世居沈陽;清滿洲八旗姓伊爾根覺羅氏,自禮部尚書顧八代始,子孫以顧為氏;裕固族顧令氏,漢姓為顧;錫伯族郭爾佳氏(亦作顧爾佳氏),漢姓為顧;滿、壯、回、蒙古等民族也都有顧姓。

    顧姓起源地之一的范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鄰接山東省,南瀕黃河,縣城東南有顧城遺址。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