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居營造習俗(新鄭市、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院)
2015/12/29 15:41:4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中原民居營造習俗是歷傳已久的民間活動。自古以來,修宅建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為新居落成而載歌載舞、祭祀慶賀,無疑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夙愿望所在。黃帝傳說中就有新居落成,部落族人在房前屋后歡呼跳躍,殺豬宰羊,共食美餐,以表慶賀的美麗故事。由此可見,這一習俗的產生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是華夏初始文明的組成部分,進入奴隸社會以后,隨著祭祀活動的產生與形成,進而也成為民間祭祀信仰習俗的表現形式與載體,之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內容不斷豐富完善,從而演變為近代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影響廣泛的大眾民俗活動。在新鄭民間傳統的醮新宅習俗有陰陽八卦選址、奠基、扔漂梁饃、喬遷新居四項儀式,貫穿于修宅建房始終,融祭祀信仰、民間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書畫、楹聯藝術、民間戲曲、曲藝等多種文化表現形式為一體,集中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民間文化風彩,是形式獨特,頗具文化魅力和社會影響力的民俗文化項目。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