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福昌集團董事長:王淑先
2013/11/9 11:42: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王淑先,女,1962年6月生,鞏義市米河鎮人。高中文化程度,現任鄭州市福昌集團董事長。2010年7月當選鞏義市婦女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絢麗多彩,而多彩的生命必是一個用艱辛和磨難渲染的過程。2002年,在米河鎮糧管所工作二十多年的她,下崗了。上有需要贍養的老人,下有需要撫養的孩子。殘酷的現實壓得她痛苦、困惑、迷茫。痛定思痛她咬緊牙關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籌資不僅僅是艱難兩字可以概括的。最低資金200萬且沒有任何可抵押的物品,對一個下崗職工那是天文數字。最艱難的時刻,她我幾乎絕望,整個身心就要崩潰。當她有一天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時,老父親拿出一張3600塊錢的存折說:“妞兒,若真頂不住,咱還有家,還有二畝三分地、餓不著。”她拿著父親一生的積蓄一夜沒合眼。第二天王淑先拿著準備好的小筆記本又出門了。兩個月下來,密密麻麻一本記錄和從車禍中搶救一整夜,住院一頁多月,成了她生命中難忘的色彩。一出院,她便拖著打著繃帶的胳膊直接趕往工地。廠動工了,王淑先 一有空,就換上一身工作服,搬磚、和泥、運料。她說:“我搬一塊兒磚,大伙兒就少搬一塊;我和一次泥漿,大伙兒就加快一點工期。這苦,我吃得起。”“人家老板坐轎子,淑先建廠當泥匠”,就這樣我和工人們摸爬滾打,終于將廠子蓋了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淑先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憑借產品質量和誠信的經營模式,逐漸打開了銷售局面。為了進一步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張淑先又結合廠里自身條件,廣泛吸收業內先進技術和經驗,大膽進行封頭技術改造等多項技術革新。企業發展起來后,又狠抓企業內部規范化管理,使產品層次、質量、企業效益逐年上升。2006年末,公司共安排下崗職工、殘疾工人和社會富余勞動力180多人,累計上繳國家稅收620萬元。企業固定資金200多萬元,流動資金達1800余萬元,凈積累資金也達到兩千多萬元。
幾年的摸爬滾打,幾年的風雨兼程,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功者。但是,她有更高遠的目標。調整產業結構,投資3000萬元,于2007年4月在米河鎮東竹園村創建占地105畝規模的鄭州福昌鋁業有限公司,新建一套冷軋鋁板生產線。再次安排了下崗職工和殘疾工人一百多名。這次產業結構的調整,張淑先更注重產業技術革新和環保意識了。項目一進入試機階段,就聘請八名技術專家和技術骨干人員,專門從事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改善和促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借鑒同行業投入重金改進環保設施,為家鄉的藍天碧水貢獻自己的力量。2008年底,王淑先再次投資一千五百萬元,建兩條鑄軋生產線及相關配套措施。
這只是王淑先事業的一種,她另外的事業是進一步為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助力,為父老鄉親生活的改善助力,為社會公益事業助力,再展巾幗女性風采!幾年來,王淑先捐資二十多萬元為米河鎮高廟村修建水泥路一條。逢年過節,都為群眾發放糧油等福利。每年教師節出資金慰問教師。每年開學的日子,資助多名貧困學生上學。
王淑先努力得到了政府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幾年摸跑滾打,幾年風雨兼程。她再現了我們久違的巾幗創業女性風采。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鞏義市人民政府(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