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產業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規范和標準,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食品工藝,引入現代營銷理念,創造新型生產方式,以形成一個全新的面制主食產業。
河南紅高粱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喬贏
2012年,饅頭、包子、油條、燴面等主食產品通過工業化生產走入千家萬戶的構想,被寫入了《2012-2020年河南省主食產業化發展規劃》。而在2010年,紅高粱方便燴面就已研發成功,將燴面做成了產業,實現了中國食品工業的一次飛躍,這和政府倡導的農業產業化、主食產業化不謀而和。
今年,紅高粱的目標是:實現日生產30萬份紅高粱燴面,年銷售額5個億。
紅高粱的燴面產業化之路,對河南這個農業大省、畜牧大省、食品大省到底意味著什么?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紅高粱及紅高粱快餐品牌創始人喬贏極為紅火的一年。
2012年10月,隨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震動全國,紅高粱再次引起全新關注。作為紅高粱的餐飲名片,河南紅高粱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喬贏的“紅高粱燴面”,也紅了一把。
12月16日,由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省商業經濟研究會協辦,河南省中國中部崛起促進會和河南紅高粱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莫言獲獎高峰論壇暨紅高粱燴面莫言紀念版禮品發行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但對于喬贏而言,紅高粱的紅,并不止于此。一個關于紅高粱燴面產業化的更大戰略,早已著手推進。“今年,紅高粱面業將在扶溝縣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加上目前已有的舞陽縣生產基地,8條生產線每天滿負荷可生產200萬份方便燴面,基本可滿足長江以北市場的需求。”喬贏自信滿滿地說,“紅高粱燴面自2010年3月研發成功,到2011年5月正式投產,2012年10月增加了兩臺設備后,已經達到每天產能15萬份。”
紅高粱燴面再續“江湖傳奇”
紅高粱盡管一度淡出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流傳著它的傳說。當2011年紅高粱借“方便燴面”重出江湖后,再次掀起新的“江湖傳說”。
2010年3月,紅高粱燴面自主研發成功,第二年,紅高粱舞陽工廠投產,正式標志著紅高粱借助方便燴面重出江湖。
2012年新春伊始,河南高速公路數十家服務區到處飄揚起紅高粱的旗幟,眾多食客競相購買,銷售形勢一片大好,日銷售額逾萬份。
2012年1月19日,喬贏高調宣布,紅高粱已正式簽約鄭州鐵路局,6組紅高粱品牌專列帶著“紅高粱”流動燴面館、載著成千上萬的歸鄉人正式起航,下一步,紅高粱產品還將全面覆蓋鄭州鐵路局的92對列車。紅高粱聯合買多網開發了紅高粱“創業者”系列燴面,瞄準80后90后年輕創業者,全面構筑網絡營銷新平臺。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紅高粱已經著手布局河南108個縣城,把紅高粱品牌銷售全面推進。供銷、郵政、鹽業等部門以及全省7800家網吧已與紅高粱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成為紅高粱新的銷售渠道。同時,紅高粱還欲傾力打造鄭州樣板市場,將在省會市場推出300余家集餐飲、超市功能于一體的紅高粱迷你店,消費者既可以現場品嘗,也可以帶走食用,真正做到在鄭州根據地市場隨處可見、隨手可得。
2012年10月增加了兩臺設備后,紅高粱方便燴面每天的產能達到15萬份。“這個產量僅能保證鄭州市及其周邊市場需求。”喬贏說,“去年國慶節,鄭州市區的一個思達超市,一天就賣了180箱。”
“我們要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最終把紅高粱真正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喬贏說。
“流動的燴面”打破行業神話
綜觀紅高粱燴面的主要特征,是“流動”。而這,也是針對目前河南燴面現狀所作出的戰略抉擇。
來自河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的一項統計顯示,每年約有20億碗燴面填飽河南人的肚子,平均每人每年20碗。燴面的年銷售額早已突破100億元,占全省餐飲銷售額的17%。燴面已經成為鄭州乃至河南餐飲文化的“一張名片”。
但是,長期以來,燴面一直跳不出碗,走不出店。吃燴面必須到鄭州,吃燴面必須到面館,在外地吃不了正宗鄭州燴面,外地人不來鄭州也吃不到正宗鄭州燴面。
2004年,喬贏重出江湖,再度讓紅高粱以餐飲形式呈現在綠城食客面前。經營過程中,喬贏敏銳意識到,中式快餐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出品標準化很難把控。而且餐飲形式的加盟、連鎖發展速度過于緩慢,如果不能跳出碗、走出店,實現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打造出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流動的紅高粱燴面館,紅高粱挑戰乃至超越麥當勞只能是一句空談。
喬贏有個夢想:推出像燴面館一樣味道的方便燴面,讓消費者無論在何時何地,開水一沖就能吃到與餐廳無差別的正宗地道的“燴面”。
“就像從固定電話到移動電話是一次革命一樣,我們要完成從‘固定燴面館’到‘流動燴面館’的這場革命,實現方便的、原汁原味的、一沖就好的、與餐廳沒有區別的燴面這個目標。”喬贏如是說。
經過8年的臥薪嘗膽,數萬次的反復試驗,紅高粱人終于破解了這一困擾世界食品業界數十年的技術難題。2010年9月27日,河南紅高粱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方便快餐食品——紅高粱方便燴面正式問世。它以手工制作、非油炸、原湯原味、寬面條、復水性清真方便燴面的特色受到了國內一流面業專家的交口稱贊。紅高粱燴面的出爐,徹底打破了這一行業神話。
“我們終于破解了這個燴面難題,完成了四大技術突破,實現了‘手工寬面、原汁原味、非油炸、6分鐘復水’的目標。”面對眾多主流新聞媒體,喬贏自豪宣布。
“跳出碗走出店,我不是方便面,我是流動燴面館。”這是紅高粱方便燴面的“革命宣言”。紅高粱決意要讓河南燴面流動起來,讓流動燴面館走進千家萬戶。
助推主食產業化
紅高粱創造性地提出適度工業化臨界生產方式,既有食品業“大量生產方式”的特征,又有餐館業“手藝生產方式”的特點,對于河南主食產業化貢獻良多
我國推廣主食產業化,河南試點先行。主食產業化是食品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糧食產業化的“火車頭”,是農業產業化的重中之重,是糧油加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
2012年3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專門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主食產業化和糧油深加工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第一個明確支持主食產業化發展的政府專題文件。
紅高粱產業鏈的打造,一直是喬贏縈繞于心的夢想。早在紅高粱快餐燴面盛行之時,喬贏就對產業化有所思索。在他看來,河南作為小麥大省和肉類輸出大省,原材料深度加工一直都是軟肋。盡管在面粉深加工上,河南有數家方便面企業做的比較大,但與康師傅相比,在品牌美譽度、市場占有率上還有不小差距,且同質化越來越重。而燴面,作為鄭州甚至是河南的“一個名片”,它可以很好地把河南的食品資源整合起來,并賦予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元素。所以,燴面的產業化其實是河南食品工業的延伸和再造。對河南而言,有著不同尋常的戰略意義。身為河南人,喬贏深感肩上責任之重大。
此言其實不虛。河南農業產業龍頭中,豬肉有雙匯獨領風騷,雞肉有大用獨步天下,鴨肉看華英,牛肉有邦杰,唯獨羊肉沒有上規模的企業,而河南每年羊出欄千萬只,位居全國第一,這是資源的極大浪費。他多次設想,如能在省內建立一家大型屠宰加工場,無論從河南農業發展的政策、農民致富的需求以及中國的羊肉需求量來看,這都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所以,他憑借紅高粱產業化的契機,已經在淮陽、柘城建立了兩個羊養殖基地,年出欄量達數百萬只。下一步,紅高粱將考慮在養殖基地建立大型屠宰加工廠。
紅高粱方便燴面的誕生,實現了中國食品工業的一次飛躍,是一場消費理念的偉大革命。紅高粱創造性地提出適度工業化臨界生產方式,既有食品業“大量生產方式”的特征,又有餐館業“手藝生產方式”的特點,既有高效率、生產量大、標準化的優點,又保留個性化、多樣化、美味化。目前,紅高粱已相繼開發出羊肉、牛肉、麻辣等多種口味,桶裝、碗裝、袋裝、禮盒等多款產品,擁有舞陽、扶溝兩家生產基地,僅舞陽一家工廠即可實現每日3萬份生產能力。紅高粱扶溝生產基地基建工作已基本完成,生產設備已進入調試階段,如果今年7月份能夠成功達產,便可實現日生產30萬份紅高粱燴面,紅高粱年度銷售額5個億的目標就有望實現。
筑起食品安全防火墻
紅高粱采用的面粉是河南最好的面粉,肉是河南最有名的槐山羊,菜是有機蔬菜,是省內首家建立食品安全責任險的企業食品,聯結著消費者的權利和企業的責任;品牌,不僅是信息的符號和同質事物的區分標志,更是生產者對社會的莊重承諾。
任何一個產業,在其空間布局上都有很大距離,但如果能形成產業化,包括原材料到銷售,就成了有機結合體。簡單地說,主食產業化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通過它,相應的追溯制度能落實起來,食品安全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統計數據表明,油炸方便面的主流地位正在逐步被顛覆,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心里,油炸方便面與“不健康”、“垃圾食品”是同一概念。
傳統方便面的弊端,紅高粱燴面正在一步步擺脫和拋棄。紅高粱方便燴面與常見的方便面完全“不一碼事”,燴面是非油炸的手抻寬面,而不是常規方便面的機器波紋面,用的料包是湯包而不是方便面的醬包,因此,作為方便面的健康替代食品,漸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為保證產品質量,嚴把食品安全關,紅高粱公司先后在舞陽、柘城等地建立了小麥、蔬菜種植基地,在淮陽建立了槐山羊養殖基地和黃花菜種植基地,“我們采用的面粉是河南最好的面粉,肉是河南最有名的槐山羊,菜是有機蔬菜,不僅要讓消
費者吃得方便,也要吃得健康和安全。”談及紅高粱,喬贏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原材料采購及生產環節嚴把安全關,紅高粱產品還增加了一道與眾不同的安全防火墻,2011年5月,紅高粱面業斥資5000萬元與平安保險“聯姻”,平安保險為紅高粱特制了“食品安全責任險”,確保食品安全,這也是省內首家建立食品安全責任險的企業。
·大事記
●1995年,喬贏創立的“紅高粱”在鄭州二七廣場誕生●1995年,“紅高粱”第一家加盟店(新鄉店)開業●1996年,“紅高粱”北京王府井店開業
●1996年,紅高粱“京城論劍”,因挑戰麥當勞,贏得中外8000多家媒體爭先報道,“紅高粱”紅遍大江南北,成為中國餐飲的知名品牌
●1997年,“紅高粱”分別在深圳、天津、北京、河南、海南陸續開店
●2005年,喬贏在中州大學設立“紅高粱”模擬店
●2008年,“紅高粱”二次創業,紅高粱鄭州農業路餐廳開業
●2009年,紅高粱面業、紅高粱羊業、紅高粱快餐連鎖、紅高粱產業基地共同推進
●2010年,紅高粱方便燴面隆重上市●2011年,紅高粱舞陽工廠投產
●2012年,紅高粱面業全面實現生態產業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