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日昣(1661—1733),字冬旸,號嵩崖,登封縣大冶鎮人。幼年家庭貧寒,對老人非常孝順。母親有病無錢買參,醫生說鴿子肉可以代替。他捕鴿,鴿回巢,巢在縣衙不得進。他望鴿痛哭?h令知其孝,以籠將鴿裝好,讓他拿回去給母親治病。母親病故,他一面折洗舊衣為母裝殮,一面暗下決心學醫。因家貧上不起學,老師看他聰明,讓他免費入學。他學習刻苦,每次考試都是第一,被選拔入縣學?滴醵辏1687年)中舉人,三十年會進士。當時名人仇滄柱、王宛平、徐昆山等人,看了他的詩歌和文章嘖嘖稱贊,都以公卿之位期望他。初任高要縣令,剛任職三個月,因改革舊政弊端,平雪冤案迅速準確,很受人民歡迎?h內發生水災,常溺死人畜,淹沒莊田。汛期到來,他身穿朝服,乘船破浪,行至對岸,立于岸上,誓捐軀以除水患。他認真觀察水情,思索治理方案,后經多次努力,水患解除。高要人民感激他,在他治水的地方,建立生祠以表紀念。政績上報后,升京畿監察御史。他巡視郊區,發現井內有無頭尸體,讓有關人員處理數月不能破案。他自己深入訪察,盡得其情,很快了結此案。京城人士無不嘆服。他經常向皇帝上疏《粵中徵米浮價》、《礦商病民》等表現對人民疾苦的關心。疏中內容懇切詳明,皇帝對他的愛民精神非常賞識,又知他是個良醫,屢遷其官,由御史升太仆?滴跞辏1691年)破格升禮部侍郎。雍正元年(1723年)任戶部侍郎。次年因禮部侍郎缺額,復又轉任禮部侍郎,加禮部尚書銜。在他任職期間,對清朝的禮樂制度,做了許多修訂,還曾三次主持科考,他所選拔的人才,后皆為天下名士。
雍正三年(1725)景日昣告老還鄉,在嵩山南麓迭石溪上,建宅居住,從事著述。其著作有《說嵩》、《嵩崖尊生》、《嵩陽學制書》、《嵩臺隨筆》、《嵩岳廟史》、《會善寺志》、《龍潭寺志》等,特別是《嵩崖尊生》一書是我國醫學的珍品,對婦科疾病有獨到之處。后傳入日本,在日本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