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鴻一 字浩然,嵩山隱士。本范陽人,后遷居洛陽。少時好學,博學多識,又善于書法。后隱居嵩山。唐開元初,朝廷幾次派人拿著錢財禮物請他到京做官,他都不去。五年后,玄宗又給他下了詔書,他于第二年到京都洛陽,見玄宗時立而不拜。宰相派通事舍人(官名)問他為啥不拜,他回答說:“從前老子主張忠信有法之人,對禮節看的很淡薄,我以忠信對待朝廷,把禮節看的很輕。所以立而不拜。”皇帝不責怪他,反而很高興。把他請到內殿,賞賜酒肉讓他吃,并說:“你接詔而來,談了很多治國的道理,有益于民風的淳樸。今選用隱逸之士,為天下倡導,特封你為諫議大夫。”鴻一堅決辭官不做。玄宗惋惜地說:“從前堯曾經成全過許由隱居箕山的情操,夏禹也成全過伯成棄官不仕的高風。由此可知,天子不能以隱士為他的臣宰,諸侯不能以隱士為他的朋友。書傳上說過,舉用賢人治理天下的人才能歸心于自己,請你來就是幫我推行好的政事,治理天下。誰知你的性情與眾不同,無論怎樣都不能把你拔擢出來,你真是靜修你自己的身子,以守其節操,洗滌自己的心塵,以走到清流境地。你固辭寵榮爵位,回到林泉地方,不改變隱居的志操,現在你可以以諫議大夫的身份回到嵩山,每歲給你米糧100石,綢絹50疋,所需醫藥,充分供給。你在鄉里聽到我有哪些毛病或政事不當的地方,可以用書面報告上來,以便幫我改正。”將要歸山時,朝廷又賜他隱居衣服,令縣官給他建一處住宅,恩禮甚厚。嵩山東麓懸練峰下有盧鴻一當年隱居的講學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