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鄭州

盧鴻與草堂

2016/3/17 11:47:37 點擊數: 【字體:

    公元718年春日暮,東都洛陽城外古道,芳草萋萋,晚風拂柳,斷鴻聲聲,殘陽如醉。

    大唐天子玄宗與盧鴻并肩徐徐而行,“愛卿三辭皇封,朝廷愈加敬重,朕已下詔,命登封當地官員在懸練峰下為愛卿蓋了一處宅院,以愛卿之名,命名為‘盧鴻草堂’,作為愛卿的棲身之所。”盧鴻正欲拱手行謝禮,玄宗抬手制止,“朕知曉愛卿憂懷家國,此番隱居,情理之舉。之后愛卿可隨時記下朝廷的得失,直接呈交與朕,不必諱言。”

    盧鴻說:“盧鴻隱居嵩山,開廬授學,當為朝廷培育人才,夙興夜寐,不敢懈怠。”

    暮靄沉沉,天地遼闊,君臣互道珍重。盧鴻撩袍上車,徑直朝嵩山而來,唐玄宗令沿途各州縣官員小心護送。

    盧鴻,字顥然,一名鴻一,字浩然,洛陽人。史料記載,諫議大夫盧鴻,不愿做官,隱居嵩山懸練峰下。因而此崖稱為“盧崖”,稱盧鴻隱居的地方為“草堂”。盧鴻死后,唐玄宗改“草堂”為“盧崖寺”。

    往事越千年。斯人已逝,草堂安在?小暑時節,記者來到盧崖,尋覓草堂古跡,拜謁隱士盧鴻。

    三辭皇封隱嵩山

    閑云之下,碧潭之上,綠樹掩映。頭戴幞頭,身穿圓領袍衫,腰間系帶,腳蹬烏皮六合靴。正襟危坐,手執書卷,面目清秀,這是盧鴻的漢白玉雕像。儒士風范,學者氣度。盧鴻本自幼飽讀經書,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為人正直無私,疾惡如仇。因對武則天在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國家不滿,更對武則天取李唐江山而代之耿耿于懷,認為朝綱不正,奸佞掌權,十分厭惡武則天統治時期的弊政,對仕途毫無興趣。唐玄宗開元年間,盧鴻三次拒絕朝廷封官,來到嵩山懸練峰下,遁跡山林,不問世事,超然世外,隱居教學。朝廷“歲給米百碩、絹五十匹,充其藥物,仍令府縣送隱居之所。若知朝廷得失,具以狀聞。將要返回山中,又賜隱居之服,并其草堂一所,恩禮甚厚。”

    慧眼舉薦僧一行

    隱居嵩山后,盧鴻在上盧崖寺一邊墾荒開田,種植蔬菜,一邊在下盧崖寺收徒辦學。茶余飯后,仰望嵩山,俯瞰叢林,信步春水秋月,日日吟詩作畫,怡然自樂。不久盧鴻結識了當時嵩山一帶有名的高僧普寂、名道司馬承禎等。一次普寂舉行群僧大會,邀請四方名流蒞臨觀禮。在這次大會中,盧鴻發現普寂的弟子僧一行天賦異稟,就勸普寂要讓僧一行遍參名師。僧一行本名張遂。和盧鴻一樣,僧一行也是因為對武則天朝政的不滿,隱入嵩山,削發為僧。正是由于盧鴻的舉薦,僧一行名動朝野。唐玄宗時,朝廷禮迎僧一行到長安講授治國之道。721年,唐玄宗下詔讓他修訂歷法。僧一行便組織了全國13個點的天文大地測量。史料記載,唐朝測出子午線的長度,在當時的世界上還是第一次。僧一行從725年開始編訂歷法,至逝世前完成《大衍歷》。《大衍歷》結構嚴謹,演算合乎邏輯,比以往的歷法更為精密,為后世歷法所師。

    盧鴻草堂書聲朗

    盧鴻把自己的居室命曰“寧極”,并擴大了學廬,廣招天下學子,在盧鴻草堂聚眾講學,天南海北的學子聞者云集,紛紛來到嵩山投師盧鴻門下。“當時的下盧崖寺宏大寬敞,500學士在此聆聽盧鴻講授修身齊家治國之道。”登封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呂宏軍告訴記者,500學子仰慕盧鴻大名,各持干糧錢物,紛至沓來,“盧鴻草堂最興盛的時候,學徒有500余人,嵩山文風大盛,500學子的讀書聲幾乎蓋過了盧崖瀑布的轟鳴聲,蔚為壯觀。”為此善畫山水的盧鴻曾畫了一組《草堂十志圖》,描繪了盧鴻草堂學子云集的情景。

    公元740年,盧鴻溘然長逝,朝野震動。朝廷賞賜一萬錢作為葬儀。其子將盧鴻草堂獻出,玄宗改“草堂”為“盧崖寺”。據說其后人聚居在盧崖寺東5公里處,后形成村落,遂命名為盧店,就是現在的中州名鎮盧店鎮。

    解民倒懸盧崖瀑

    玄宗年間,中原連年干旱,赤地千里,餓殍遍野,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四方災民紛紛來到嵩山“九龍王廟”里祈雨。膝蓋跪腫,腦袋磕破仍然滴雨未下。盧鴻勸導災民們說:“求天降雨沒有用,大家齊心協力尋找水源,人能勝天。”說罷獨自直上嵩山,一去三天未歸。弟子們慌了神,結伴上山尋找盧鴻。夜闌人靜,萬籟俱寂,在一處人跡罕至的山崖,弟子們忽然發現星光下有個黑影沿著崖邊小道在爬行。仔細查看,原來是盧鴻側著身子,耳朵緊貼著亂石,嘴里自言自語在說“這些山泉都流淌到亂石堆里來了。”第二天,盧鴻帶著數百名學生奮力劈山引水。附近的百姓也趕來參戰。大家連續奮戰了數月,終于把一個個山崖劈為兩半,使懸練峰、青童峰、三鶴峰、虎頭峰、象鼻峰、遇圣峰、玉鏡峰、萬歲峰等嵩山八個峰谷的泉水匯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清流,流下山去,供百姓們飲用、澆灌田園。盧鴻作古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劈山引來這道珍瀑,就稱懸練峰的這道瀑布為“盧崖瀑布”。

    千年空崖仍姓盧

    拾階而上,過盧崖寺,經十潭九谷,一路山石突兀,澗壑深邃,曲徑通幽,溪水潺潺,草豐林茂,心曠神怡。耳畔忽然傳來嘩嘩的流水聲,疑似從天而降。懸練峰近在咫尺。正思量,眼前驀然出現一道石崖,高聳云天,崖口橫掛一道瀑布,騰空瀉下,簾掛長空,崩珠散玉,聲如虎豹怒吼,勢如雷聲轟鳴,聲震山谷,十分壯觀。水珠積流,下面形成一個水潭,潭上獨出一個黛色圓石,明朝袁宏道在上面刻有“墨浪石”三個大字。水流其上,好似墨浪,人稱此景為“盧崖瀑布墨浪流”,亦稱“珍珠倒卷簾”。空氣瞬間變得濕潤清爽,渾身大汗不揩而干,恍若置身仙境,寵辱皆忘,不覺流連忘返。常松木告訴記者,如今盧崖瀑布風景區內仍存有許多與盧鴻有關的遺跡和人文景觀,水潑亭、盧崖寺、擱筆潭、落印潭,每一個景點都是一個奇妙動人的傳說,承載著登封百姓對盧鴻的懷念和崇敬。元代詩人楊奐游歷盧崖瀑布,遙想當年盧鴻淡泊名利,辭官歸隱,授學嵩山,遂作《盧崖》一詩:避名名自在,身瘠道還腴。未到千年后,空崖已姓盧。

    魂歸嵩山真隱士

    盧鴻在嵩山矢志不移地做了大半輩子隱士,直到公元740年作古。后人梳理唐朝歷史上的那些令人尊崇的人物,排列出了“七真”之人:房玄齡、杜如晦為真相,李晟為真將,元德秀為真吏,李白為真放,白居易為真才,盧鴻為真隱。而盧鴻的繪畫作品,主要是反映他隱居嵩山后清閑自得的隱居生活,《嵩山十志十首·草堂》云,草堂者,蓋因自然之溪阜,前當墉洫;資人力之締構,后加茅茨。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及靡者居之,則妄為剪飾,失天理矣。詞曰: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羅蘼蕪兮拍薜荔,荃壁兮蘭砌。蘼蕪薜荔兮成草堂,陰陰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讀金書兮飲玉漿,童顏幽操兮不易長。

    盧鴻草堂今何在

    幾天前登封剛下過一場透雨,盧崖瀑布游客紛至。“大多游客來這里,都是看瀑布的,真正了解盧鴻和草堂的寥寥無幾。”常松木手指河西岸的郁郁叢林,“盧鴻草堂早已不在了,這里只剩下一個傳說。”常松木一聲嘆息,盧鴻死后,草堂更名為盧崖上寺。后上寺已廢,僅存寺旁巨石雕刻的“盧鴻草堂”四字。 據了解,當年盧鴻講學的地方為盧崖下寺,原為四進院落,山門上為三間硬山式建筑,重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山門上有“盧崖寺”石額一方,里面供有四大天王塑像。中佛殿內供有釋迦牟尼佛像一尊,東西山墻上有佛像磚千塊,磚呈長方形,每磚造佛像一尊,故名佛像磚,它是盧崖寺特有的佛教藝術,第四進為常住院,分東西祖庭、客庭、食堂、倉庫等,這些建筑歷代多次修葺,在風雨飄搖中歷盡滄桑,只剩清道光年間修建的山門和后殿的西閣。2010年5月17日,農歷四月初四,登封市嵩山少林寺下院盧崖寺落成,各地的四眾弟子參加了法會。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等為法會主法。

    回首,遙看盧崖瀑布,簾掛長空,崩珠散玉,雷聲轟鳴,振聾發聵,只是看不到了,那學子云集的草堂;只是聽不到了,那500弟子朗朗的讀書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李白與嵩山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