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他是一位工程民警,跟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19年間,足跡遍布全國。從警19年,他18個春節都陪橋度過,19年間,上千個盜賊栽在他手里,他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他叫董建國,民權縣人,現任河南省公安廳第一工程公安局第六派出所副所長。
9月13日,百米高的桃花峪黃河大橋下,一間不起眼的鐵皮警務室里,董建國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再過10多天,這座歷時3年建設、主跨為世界最大跨度的懸索橋即將通車,董建國也將完成自己的護橋使命。這是董建國跟建的第7座橋。走出警務室,大河報記者陪他最后一次巡邏。
面龐黝黑,言笑爽朗,透著中原漢子的憨與誠。同事眼中,董建國就像一尊兵馬俑,堅守、執著。
【鐵血】赤手空拳擒盜賊
采錄施工人員信息、巡查工地、處置周邊案情和各種突發事件,就是董建國每天的工作。
2012年8月的一天深夜,董建國例行巡查時,發現有人往橋下扔鋼筋,董帶著兩名巡邏隊員暗中埋伏,等三名盜賊裝滿一車鋼筋準備離開時,董大喝一聲“站住”,為首一名盜賊手持鋼筋吼道:“誰上來我就打死他!”“敢反抗我就開槍!”董建國率先沖了上去,經過一番激烈搏斗,擒獲3名盜賊,繳獲成品鋼筋5噸多。
【丹心】用真心化解糾紛
去年7月,幾名村民堵住施工項目部大門,稱辦公區生活污水浸到院墻外,影響了農作物生長,要求賠付6000元。董建國拿著皮尺到田里丈量,發現被水浸的還不到一分地。他一面耐心地告訴村民,敲詐、堵門,都是違法行為,一面考慮大家大熱天跑到工地誤了農活,自掏200元錢給他們做“誤工費”,從此,這幾人再沒來“找過事”。
“工程建設中,難免和附近村民發生摩擦,一定要站在公平的立場處置,還得讓他們理解,大橋通車后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方便大家出行。”這些工作,董建國用腳走、用嘴說、用心貼,3年里,他化解工地周邊矛盾糾紛600多起。
【柔情】對家人心懷愧疚
守橋三年,村民把董建國當成了家人,而董建國最愧疚的卻是對不住自己的家人。女兒8歲生日,他難得回趟家,剛為女兒點上生日蠟燭,就接到工地有人酒后滋事的報警電話,他披上警服匆匆趕回……“母親突發急病,老人家自己撥打急救電話住院,卻一直不愿告訴我,怕影響我工作。”說起自己的母親,這個堅毅的漢子聲音哽咽。
“他人的認可和需要,就是我的人生價值”,交談間,董建國手機響起一條微信語音,在內蒙古建橋期間結識的老朋友操著濃重的河套口音問候他:“建國,在哪里?最近好么?”記者劉啟路文李康攝影【原標題:“護橋使者”董建國:從警19年18個春節與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