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元家中三代從事木工、木雕,父親口手相傳給王樹元的,正是有著兩百年歷史的北派天津木雕,其特點是將中國畫的花鳥與木雕相融合。年輕時,除了工作、吃飯、睡覺,王樹元把所有時間都留給了研習國畫、觀察花鳥、鉆研木雕。經(jīng)過多年摸索,他的天津木雕技法早已爛熟于心,各種花鳥主題都信手拈來。
當自己的木雕技術日漸成熟,王樹元開始對天津木雕進行大膽的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木雕一般都是刻好后,在成品外再套上另一個框子,這種工藝使木雕在各個方面都受到限制。由于內容只能在邊框里面,不能往外延伸,感覺不僅呆板,還缺乏意境。另外,木雕過于厚重,容易立體感不強,遠觀效果差。于是,王樹元在保留了傳統(tǒng)工藝精髓的基礎上,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探索,解決了制作中關于外觀設計的困惑,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雕刻風格——“一體式”木雕。即打破木雕邊框高于畫面的固有模式,讓木雕內容與邊框融為一體。由于外形變化協(xié)調了,也就直接加強了木雕的靈活性,通過衡量畫面的面積大小,相應地增加厚度,進而從根本上改變了立體感和遠視效果差的缺點。今日的樹元木雕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玲瓏剔透,精巧中見渾厚,形象生動,立體感強,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清新的獨特風格。
每次制作木雕時,不管尺寸大小,王樹元都要先構思,然后精選紋理細膩、韌性好的樟木或草花梨等木質材料,經(jīng)過打粗坯、修光、磨光、上漆、再磨光等一系列繁雜的步驟,才能完成一幅制作精良的成品。在王樹元的“四平米工作室”和“樹元木雕藝苑”里,每面墻壁上都吊掛了許多幅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鶴鹿同春》、《葫蘆萬代》、《國色天香》、《田園秋色》……一幅幅象征著幸福吉祥美好寓意的木雕作品,都是王樹元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出來的精品之作。李思潔【原標題:北派 “一體式”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