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軍是位地地道道的農民,自小迷戀繪畫和剪紙藝術,終于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放下鋤頭拿起了畫筆和刻刀,變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民間藝人。
走進黃建軍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幅山水畫和書法作品。“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作品。”他自豪地說。掀開桌上一條紅色的綢布,黃建軍花了8年時間才完成的剪紙版《西游記》和《紅樓夢》,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我每天都要來看看,掃掃灰塵。”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他的“寶貝”。
據他介紹,剪紙版《西游記》共有208張,總長度為166米,總重量有40公斤之多,而剪紙版《紅樓夢》雖然總長度只有100米,但由于劇情人物眾多,刀刻難度更勝一籌,“兩幅作品光是制作剪紙刀用壞的手術刀片就有1000多片”。
一個月前,黃建軍開始構思剪紙版《三國演義》,在他的工作臺上,摞著一厚摞創作完成的手稿,以及名著《三國演義》和一些連環畫。“創作一個劇情畫,一般需要反復讀一個章節二三遍,還要參考連環畫中人物的神態和表情。” 黃建軍告訴記者,剪紙是個很費時費力的細活,首先我要研究原著,把每個章節的精華濃縮到幾句話里,然后構思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用圖畫表現情節等,把人物和故事都畫下來以后,再反復修改,直到完全定稿后才能制作模板、剪紙,“我把作品分解成小段,一小段是78厘米×43厘米,完成構思大約需要2天,完成刀刻則需要5天左右”。
記者粗略地計算,黃建軍完成全部四大名著的創作,大約需要到2020年。如此耗時耗力,黃建軍的創作意圖引起了記者的極大好奇。“應該是小時候的一個夢吧。”黃建軍笑著說,從小就有完成四大名著的念頭,但直到2004年才真正開始創作,不過腦子里一直沒有停止過對作品的構思。【原標題:鄭州民間剪紙藝人黃建軍刀刻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