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商城路與英協(xié)路口東南角的唐人街文化廣場,有一家專門收藏瓷器的場所,那就是太廣堂。太廣堂是魏景奇于2014年春開設的,里面收藏的瓷器有近千件。其收藏跨度從戰(zhàn)漢時期至清代,藏品涵蓋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和鞏義黃冶,焦作當陽,郟縣黃道,磁州,耀州,古越窯及景德鎮(zhèn)窯等窯口瓷器。戰(zhàn)漢早期的青瓷宮廷樂俑、唐茶葉末釉镈鐘、耀州青瓷五虎上將、唐三彩舞馬等,無不包含其中。魏景奇的收藏特色可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種類繁多,套系完整”。
魏景奇是太廣堂的主人,他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今年六十一歲。酷愛收藏,尤其是對瓷器收藏情有獨鐘。目前步入收藏已經(jīng)有二十六個年頭,如今的收藏成就皆起源于小時候心中萌發(fā)的種子。
說到收藏,我們還要從他的外公講起。魏景奇的外公名叫周鳳翔,是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人。外公喜愛收藏,是當?shù)赜忻墓哦詹匦屑液丸b賞行家,也是復制汝瓷的老藝人。解放前,因為家鄉(xiāng)匪患猖獗,不得已舉家搬遷到鄭州。
魏景奇出生在鄭州,從小便與外公住在一起。時常見到外公收藏的瓷器,暢玩在瓷器周圍。“那時候總愛爬高上低,摸摸這兒摳摳那兒,每當這時,外婆常常沖著我就喊:‘不敢碰!不敢碰!這可金貴!碰壞了恁外爺可要打你……’”魏景奇笑呵呵的回憶到。
由于年少好奇,越是不讓動,小小的魏景奇就越想探個究竟。時常跪在外公的太師椅上,目不轉睛的看著一件瓷器,浮想聯(lián)翩。
這些瓷器漸漸在魏景奇心中埋下了種子,并開始生根發(fā)芽。直到1988年,他因工作關系參與管理鄭州市早期的收藏市場,常常徜徉在古玩、古董的地攤間,更進一步地了解了瓷器,了解了收藏,并癡迷于此。他著手收藏就是從此時開始。
收藏的前15個年頭,魏景奇主要專注于字畫、古書的收藏。2001年他收購并修補了一套二十卷清代順治年間出版的金圣嘆原評書《三國演義》,并且收到了當?shù)孛襟w的關注。這件事也更加堅定了魏景奇從事收藏的信心。2003年,魏景奇轉向了瓷器的專項收藏。
在2003年至今的這十一年中,魏景奇整日與瓷器相伴。瓷器已慢慢融入他的生活,流入他的血液,和他融為一體。每次在外面遇到煩心事,魏景奇都會回到他所收藏的瓷器當中,每當看著那些形態(tài)各異,顏色質(zhì)地各具特色的瓷器時,便沉浸在瓷器的世界中,忘記了一切煩惱。
這些飽經(jīng)滄桑的瓷器給了他力量,給了他精神與事業(yè)的支撐,魏景奇享受著過程也享受著成果。而今天這一切的成果都源自于當初幼小心靈中的那一粒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