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姓圖騰
【讀音】lóng
【龍姓來源】
龍姓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后。據《廣韻》云:舜時,納言龍之后。《通志·氏族略》云:龍氏,舜臣也。龍為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
3.出于御龍氏。夏代孔甲時期御龍氏劉累之后。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劉累為唐堯之后,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4.出自虞舜時期豢龍氏之后。董父,己姓,以能畜龍,故氏為豢龍氏。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于飼龍,以畜養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后代有以龍為氏。
5.出自地名,春秋時楚大夫食采于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6.西漢和唐宋時代牂牁地區有龍姓。《華陽國志》載:牂牁大姓有龍氏。漢代牂牁郡在今貴州省凱里北。
7.又出于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北史》載,且彌王、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